Workflow
别让“团播”变了味(锐见)
人民日报·2025-11-18 06:15

行业规模与现状 - 团播作为一种新兴大众文艺形式,日均开播房间数约8000个,全年营收预计突破150亿元 [1] - 头部团播公司在月度比赛中,单场打赏金额可超过千万元 [1] - 行业表现形式具有表演简洁有力、重复性强、视觉记忆点鲜明等特点,伴奏多为快节奏电子舞曲和流行说唱,队形以横排和方阵为主,通过高同步率营造视觉冲击力 [1] 商业模式与用户互动 - 团播核心逻辑是通过游戏设置和社群运营,让观众打赏以获得“点播权”,打赏排行决定主播出镜时长,打赏金额越高则屏幕特效越华丽,互动反馈越强烈 [2] - 高额打赏用户通过私信聊天、专属粉丝群等方式获得更深度的情感连接,情绪价值从直播间延续到外部 [2] - 行业互动性强、能及时反馈、情感黏合紧密,具备开发新场景的潜力,例如与文艺院团、非遗文化、公益传播等领域结合 [3] 监管行动与行业挑战 - 中央网信办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重点领域 [1] - 专项行动从严打击四方面问题:低俗团播引诱打赏、虚假人设诱骗打赏、诱导未成年人打赏、刺激用户非理性打赏 [1] - 部分团播通过特定拍摄手法、场景搭建、着装设计等渲染低俗氛围,或将经典作品低俗化改编,靠“擦边”引流获利,挤压优质内容空间并损害行业信誉 [2] 行业发展方向 - 行业健康发展需监管部门刚性约束、平台主动作为、团播主体自我提升及社会各界共同监督与支持 [3] - 利用其互动性优势重构文化供给与消费关系,可赋能文化建设,通过开发新场景扩大观众覆盖面并提高内容贴近性 [3] - 多方协同有助于行业成长为兼具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健康业态,为新大众文艺注入正能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