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保君高额返利暴雷,涉案或超亿元,实控人被警方调查
观察者网·2025-11-18 18:06

百保君兑付危机事件概述 - 健康服务平台百保君陷入兑付危机,大量用户在7月至9月期间购买的权益产品无法按承诺返还京东卡 [1] - 平台通过“购买低价权益+超额返还京东卡+高额积分奖励”的模式快速扩张,涉案金额可能超过1亿元人民币 [1] - 公安机关已立案调查,案件处于侦查阶段 [1] 商业模式分析 - 平台销售名为“灵活就业出行意外保障权益”的产品,售价89元的产品承诺返还100元京东卡,售价178元返还200元京东卡,最高售价712元的产品承诺返还800元京东卡 [3] - 用户购买权益后,除获得超额返还的京东卡外,还可获得高额积分奖励,积分可提现或兑换京东卡,1积分等于1元 [2] - 平台设有传销式推广机制,拉人头购买1万元产品可获得500-1000元积分,拉人头购买上百万元产品积分可达十几万元 [2] - 有用户在两个月内投资1.8万元,到期获得2万元京东卡和990元积分,本金加收益回报率约16%,年化收益率接近100% [5] - 用户普遍反映未使用权益本身,健康权益仅为幌子,真正吸引力在于高额返利 [3] 公司背景与股权结构 - 百保君运营方为百保(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4月14日,注册资本1215.5664万元人民币,企业规模为微型,参保人数8人(2024年) [2] - 公司由众安科技孵化成立,众安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曾持股24.68%,实控人李雪峰持股21.33%,李雪峰曾担任众安科技CTO [1][6] - 众安科技于2025年5月转让百保公司全部股权,称自2023年起百保公司不再反馈经营情况,2024年决定退出 [1][6] - 其他股东包括上海火山石二期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持股14.00%,该机构管理规模超过30亿元人民币 [6] 行业影响与监管问题 - 事件暴露出互联网金融领域高返利模式的巨大风险,商业模式具有庞氏骗局特征,用新用户资金支付老用户收益 [5] - 业内专家指出该模式实质是通过权益合法外衣包装非法集资活动,符合《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中对非法集资的定义 [5] - 平台以健康权益为名从事类金融业务,游离于传统金融监管之外,既非P2P平台也非传统金融产品,存在监管空白 [8] - 事件是互联网金融领域风险事件的又一例证,警示金融创新必须在法律和监管框架内进行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