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记者手记:晚播晚种,会影响“中原粮仓”明年夏收吗?
新华网·2025-11-19 10:43

农业种植与田间管理 - 周口国家农高区对2.6万亩种植示范区耕地层进行重新整理,土地深翻率达80%以上,深度超过25厘米,以达到“深、松、细、匀、平、实”标准 [1] - 农高区为种粮大户提供农机整地服务,降低种植成本 [2] - 面对秋汛与晚播挑战,河南多地农业农村部门积极行动,推广抗湿晚播技术,指导农户做好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降低小麦苗期病虫害发生基数 [3] 种子与播种策略 - 农高区大部分农户采用周麦36、郑麦1860等品种,这些种子生长期短、耐受性强,适合晚播 [2] - 为应对晚播,农高区增加每亩地种子播种密度,从每亩30至35斤提升至40至45斤 [2] - 建议农户使用有机肥、菌肥取代复合肥,未来出苗后增施叶面肥以促进小麦生长 [2] 政策支持与技术指导 - 鹤壁市农业农村局印发晚播小麦冬前管理技术明白纸,指导农户“种后即管、管早管好”,推动管理关口前移 [3] - 河南农业农村部门制定小麦抗湿晚播技术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出台小麦晚播“一县一方案”,保障种子、肥料等物资供应 [3] - 截至11月18日,河南小麦已播面积达8116万亩,目标确保麦播面积稳定在8500万亩以上 [3] 农户生产与收成情况 - 种粮大户王雷承包近1400亩土地,通过积极排水等悉心照料,其玉米亩均产量超过1200斤 [2] - 农户通过选用良种、加大播量、施足底肥、提高质量等“四补”措施应对晚播挑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