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建成仅两个多月,江门中微子实验发布首个物理成果
新京报·2025-11-19 12:08

项目核心成就 - 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装置建设成功并发布首个物理成果 [1] - 成为国际上首个建成的新一代超大规模、超高精度的中微子实验装置 [2] - 探测器位于地下700米,可探测53公里外核电站产生的中微子 [2] 科学目标与意义 - 核心科学目标是着手解决粒子物理学未来十年内的重大问题:中微子质量排序 [2] - 凭借超高探测灵敏度,将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测量中微子振荡参数 [2] - 将开展对太阳、超新星、大气及地球中微子的研究,并寻找超出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新物理 [2] 首个物理成果与性能 - 通过对59天有效数据的分析,测量了太阳中微子振荡参数,比此前实验的最好精度提高了1.5到1.8倍 [3] - 通过反应堆中微子证实了此前存在的“太阳中微子偏差”,该偏差暗示可能有新物理 [3] - 探测器性能完全符合设计预期,仅用2个月时间即完成高精度测量 [3] 项目规划与前景 - 项目于2015年启动建设,2025年8月26日正式运行取数 [3] - 设计使用寿命为30年,未来可升级为世界最灵敏的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实验 [3] - 未来几十年将持续产生重要物理成果并培养新一代物理学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