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推动能源基础设施绿色智能融合发展(延伸阅读)
人民日报·2025-11-20 06:17

文章核心观点 - 能源基础设施正经历系统性变革,从传统集中式、单向输送的化石能源体系,向绿色、智能、融合的新型能源基础设施体系加速转型 [1][2] “十四五”时期建设成效 - 传输侧:特高压、柔性直流等技术提升“西电东送”绿色化和灵活性,清洁电量在跨省区输送电量中占比约60% 探索建设绿氢管道等新介质输送网络 [1] - 存储侧:抽水蓄能多元发展与协调配合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1亿千瓦,占全球比重超40% [1] - 用户侧: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深入推进 集成电、气、热、氢等的综合能源站快速发展 [1] “十五五”时期发展方向与重点 - 绿色发展:坚持风光水核多能并举,提高非化石能源供给能力 推动煤电由基础保障性电源转为支撑调节性电源 科学布局抽水蓄能,大力发展新型储能 [2] - 智能发展:拓展“人工智能+能源”典型应用场景,加快建设智能电网和智能化调度体系 加快煤矿、电厂、油气田等传统能源基础设施数智化转型 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虚拟电厂、车网互动等新模式 [2] - 融合发展:统筹“西电西用”与“西电东送”,引导产业向清洁能源富集区域布局 加强新能源与传统能源一体开发、多能互补 推动能源与工业、建筑、交通系统融合,建设零碳工厂和园区 [2] - 总体目标:优化能源骨干通道布局,力争到“十五五”末初步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