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COP30的展示与全球认可 - 在COP30会场设立“中国角”,展示由回收材料制成的环保产品和低碳农业产品,体现绿色低碳发展智慧 [1] - 举办多场主题边会,包括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能源转型等,国际人士认为中国的能源转型和碳排放管理成果值得借鉴 [1] 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 中国提交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历史性地扩展到全经济范围并涵盖所有温室气体,首次提出温室气体绝对量减排目标 [1] - 提出雄心勃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计划到2035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实现36亿千瓦 [1] 国际社会对中国气候行动的评价 - 国际人士肯定中国技术创新的作用,指出其极大降低了清洁能源技术成本,为能源转型发挥重要作用 [2] - 强调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不可或缺性,法国前总理表示“离开中国,我们在气候领域无法取得任何进展” [2] - 联合国官员指出,自《巴黎协定》签署以来,中国对清洁能源革命的快速推进提供了重要支持,许多努力已成为全球公共产品 [2] 碳市场发展与经验 - 中国的碳市场稳步发展,规模持续扩大,其发展模式循序渐进,逐步完善 [3] - 市场体系既包含强制碳市场,也涵盖自愿碳市场,其经验被认为很有借鉴意义 [3] 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 - 中国启动“清洁炉灶”等旗舰项目,向全球南方国家援助适配性清洁炉灶及技术支持,减少炊事领域碳排放 [4] - 通过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以设备捐赠、能力建设等方式帮助许多国家的应对气候变化项目落地 [4] - 具体合作案例包括向安提瓜和巴布达提供光伏物资援助,帮助低收入家庭使用低成本电力 [4][5] - 合作项目如为老挝万象赛色塔低碳示范区提供太阳能路灯等,惠及当地居民并推动可持续发展 [5] 多边主义与全球气候治理 - 国际代表赞赏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为全球气候治理多边进程注入正能量 [6] - 中国与巴西等多国代表团举办多场多边会议,涉及低碳农业、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强调凝聚各国合力实现气候目标 [6][7] - 中国在气候适应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为马拉维等非洲国家提供支持,帮助其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7]
中国积极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人民日报·2025-11-20 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