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政策与市场动态 - “十五五”规划建议将商业航天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将迎来投融资热潮 [1] - 四季度以来,商业航天领域投融资维持高热度,天兵科技、无限宇航、星际光遥、钧天航宇等企业在火箭研发制造、卫星制造、载荷设备等细分领域获融资进展 [1] - 蓝箭航天、中科宇航、天兵科技、星河动力等头部企业已相继启动上市辅导,旨在借力资本市场推动行业从技术突破阶段迈向产业化能力构建的新阶段 [1] 行业需求与竞争格局转变 - 卫星互联网组网时间表明确且进度紧张,驱动行业加快发展,中国已向国际电信联盟提交了规模超3万颗的低轨卫星的轨道与频谱资源申请 [2] - 商业火箭企业竞争正从单次发射成功,转向构建覆盖研发、制造到发射服务的完整产业链能力,行业进入以规模化、标准化、可持续为特征的产业化阶段 [2] - 行业竞争从单一技术维度,转向涵盖技术自主、规模智造与商业闭环的产业化综合较量 [2] 资本市场与上市标准 - 今年6月,证监会将商业航天纳入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的适用范围,为尚未盈利的商业火箭硬科技企业打通资本通道 [2] - 资本市场的核心使命是筛选出能将技术实力转化为产业能力的企业,而非仅仅是技术的展示者 [3] - 上市审核需综合考量企业的产业化进度、商业闭环和盈利时间表,推动企业完成从技术优势到商业价值的转化 [3] 产业化能力的核心标尺 - 第一是全链条技术自主能力,从火箭发动机研制到整箭集成实现全链路自研,是降本增效与技术迭代的前提 [4][5] - 第二是规模化制造与发射服务能力,依托大运力火箭的规模化制造和发射能力来提升单次发射效能,降低星座组网边际成本 [4][5] - 第三是快速迭代与试错能力,关键在于在真实发射中快速学习、持续优化,并实现性能稳定与成本下降 [5] 行业未来发展与整合 - 商业航天的终极竞争是企业人才、技术、产品与市场全体系贯通能力的较量 [6] - 未来五年中国在低轨网络与航天工业体系上的选择,将决定其在全球空间经济格局中的主动权 [6] - 能够同时具备全链条技术自主、规模化交付和快速迭代能力的企业,更有可能在行业整合中胜出,实现商业价值与战略意义 [6]
这一产业火了,掀起资本热潮!
证券时报网·2025-11-20 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