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在大湾区闪耀(全运大视野)
人民日报·2025-11-21 06:21

赛事亮点与运动员表现 - 浙江队老将汪顺在男子400米混合泳比赛中收获其第十九枚全运会金牌 [4] - 举重男子102公斤比赛中,奥运冠军刘焕华以抓举185公斤、挺举229公斤、总成绩414公斤超世界纪录并摘金 [4] - 宁夏队选手何杰在男子马拉松比赛中一路领跑夺冠,其曾远赴肯尼亚与世界顶尖选手同训备战 [4] - 16岁浙江队选手陈妤颉以11秒10的成绩成为全运会历史上最年轻的女子百米冠军 [7] - 香港男子手球队由业余选手组成,晋级四强,创造全运会历史最佳成绩 [4] 体育精神与人文关怀 - 38岁拳击老将刘伟、30岁跳水名将曹缘带伤参赛、47岁水球老将余利君第八次参赛等事例展现了超越胜负的勇气与坚持 [5] - 乒乓球女单冠亚军王曼昱与孙颖莎在赛后互相表达敬意与欣赏 [7] - 香港队何诗蓓与河北队李冰洁在游泳赛场赛前互相鼓励、赛后合影 [7] - 年轻百米冠军陈妤颉赛后拥抱亚军、34岁老将韦永丽,体现中国田径的传承 [7] - 皮划艇选手季博文与刘浩从国家队搭档到全运会对手,彼此惺惺相惜 [8] 观众参与与社会影响 - 全运会首次在澳门举办,当地居民如濠江中学学生可近距离感受高水平赛事 [9] - 羽毛球比赛在深圳市体育中心体育馆决出5枚金牌,球馆上座率超八成,团体决赛全场爆满 [9] - 十五运会组委会提前推广观赛礼仪,皮划艇激流回旋赛场成为规则科普角 [10] - 深圳光明国际马术中心观赛环境安静有序,避免惊扰参赛马匹 [10] - 全运会首次跨境马拉松赛道沿线市民热情加油,冠军张德顺称旅程“被温暖包围” [9] - 大湾区交通便捷促进观赛,如港澳球迷自驾至广东江门台山观看男排比赛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