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抢筹”,4000亿资金涌入摊余债基
环球网·2025-11-21 13:30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进入11月,一批在2019至2020年间集中成立的摊余成本法债基,正迎来密集的 开放"窗口期",这股规模超4000亿元的资金洪流,正悄然成为搅动债券市场的一大关键变量。随着银行 理财资金"排队抢购",以5年期为主的信用债品种正迎来一波结构性行情。 值得关注的是,市场对该类产品的抢筹行为,正对其底层资产产生显著影响。当摊余成本法债基进入密 集开放期时,与产品封闭期期限相匹配的重仓品种,其市场表现往往较好。近期市场中利率债表现相 对"平淡"的同时,相应期限的信用债却"喜提"一波结构性行情,便与此密切相关。华西宏观固收团队指 出,10月下旬以来,基金净买入3~5年信用债力度明显加大,推动了收益率下行和利差收窄。11月5 日,中短票AAA 5Y收益率较10月21日大幅下行了19bp。 这轮行情的背后,是机构"玩家"的"忙接力"。据悉,摊余成本法债基初期客户以银行自营为主,其持仓 多为对应期限的政金债。但近年来利率下行叠加监管对银行SPV投资限制,银行自营的投资热情下降, 成为主要的"离场"方。谁来承接?业界普遍认为,银行理财资金正成为本轮主力承接方。随着资管新规 落地和理财产品对净值稳定性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