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趋势:KTV功能多元化与健身化 - 部分年轻消费者将KTV视为健身场所,通过唱歌、跳舞等活动进行锻炼,并在社交媒体上分享KTV减肥等话题[1][5] - 消费者在KTV内进行唱歌、跳舞等活动,典型单次时长可达2至4小时,并观察到肺活量提升、跑步成绩进步等身体指标改善[1][3] - KTV品牌方积极拥抱健身化趋势,例如纯K与B站健身博主合作推出"B站金曲跟练歌单",星聚会则提供舞蹈视频跟跳及"一键蹦迪模式"等功能[6][8] 公司战略:KTV企业转型与创新 - 行业头部连锁品牌如星聚会、魅KTV、唱吧麦颂正转向轻资产小店模式,打造600至800平方米门店以降低运营成本,并通过加盟模式快速扩张[12] - 公司通过技术赋能提升体验,包括魅KTV推出AI修音和元宇宙MV制作功能,唱吧麦颂则利用AI算法进行用户声线分析并推送个性化曲库[13] - 星聚会尝试打破熟人社交局限,推出跨包厢PK赛、红包PK赛(奖金池达万元)等陌生人社交功能,并计划引入虚拟礼物打赏等增值服务[13][14] 市场表现与行业挑战 - 卡拉OK行业市场规模在2024年约为633.73亿元,同比下降0.99%,与2019年的千亿规模相比仍未完全恢复[12] - 全国KTV相关企业数量从9年前的12万家减少至2025年11月的约7.2万余家,显示行业面临收缩压力[11] - 传统KTV面临剧本杀、LIVEHOUSE、桌游等新型娱乐方式的竞争,导致核心客群被分流[12] 消费者行为与需求变化 - 部分年轻消费者享受"一人K歌",将其视为独处的秘密花园,并愿意为此进行充值消费,例如充值800元或购买300元12次的充值卡[1][3] - 消费者在KTV内的活动呈现多元化,包括跟跳女团舞、拍摄模仿MV的搞笑视频、将包房作为个人演唱会现场等[9] - 消费者并非用KTV完全取代健身房,而是追求一种融合了健身、社交、解压、表演等复合需求的有趣生活方式[14]
KTV破局寻路
经济观察网·2025-11-21 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