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企工程师当选院士人数创纪录
新京报·2025-11-21 22:35

院士评选导向变化 - 2025年院士评选强调长期奋战在科研和工程技术一线的人员[1] - 中国工程院2025年增选名单中有三位来自民营企业的工程师,为单届当选人数最多的一次[1] - 自2009年以来,中国工程院累计有9位院士来自民企,2025年单届新增3位,几乎相当于此前总量的一半[1] - 2019年以来,两院联合中国科协提出要特别关注在基层和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专家[5] 代表性民企院士案例 - 2009年,中星微电子创始人邓中翰当选,被视为民营企业技术力量第一次进入主流视野[1][2] - 2019年,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王坚当选,被认为是院士制度"向企业开放"的标志性事件[5] - 2025年当选的三位民企代表分别来自比亚迪、宁德时代和金发科技[19] 当选企业行业地位与技术优势 - 比亚迪是中国少有的具备整车、电机、电控、电池全栈技术能力的车企,2025年前十个月累计销量370.19万辆,同比增长13.9%[19] - 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市场份额连续7年全球第一,全球每3辆电动车就有1辆搭载其电池,储能电池出货量连续3年全球第一[19] - 金发科技是全球领先的高分子改性材料企业,为具身智能机器人和低空经济提供关键材料,特种工程塑料市场份额持续扩大[19] - 廉玉波作为第一完成人的项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4] - 黄险波牵头组建了塑料改性与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研发平台,相关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6] 国家战略与产业趋势 - 2023年"新质生产力"进入国家战略体系,强调以科技创新为主导[13] - 比亚迪、宁德时代、金发科技对应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新材料三条战略产业链[19] - 民营企业贡献了中国出口"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及相关材料)超过一半的份额[19] - 新能源车和电池是"动力系统",新材料是"底层基础设施",三者置于中国先进制造业的核心赛道中[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