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地位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被列为“十五五”规划建议的首位战略任务,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1] - 实体经济是中国经济的立身之本,一国强盛之基 [1][3] - 2024年中国工业增加值达40.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约30%,今年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拉动经济增长1.8个百分点 [4] 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 - 实体经济吸纳就业超4亿人,占全国就业人口的一半以上 [4] - 中国拥有24个全球百强创新集群,位居世界第一,其中深圳—香港—广州集群排名首次跃居全球之首 [4] - 现代化产业体系连接生产和消费,是国民经济的关键枢纽,有利于在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5] 产业升级的路径与成效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关键在于推进实体经济的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升级 [7] - 上海汽轮机厂通过智能化改造,产能较传统模式提升12%至15% [8]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从2010年不足1万辆增至2024年均超1200万辆,渗透率达40.9%,产销量连续10年全球首位 [9] 新兴支柱产业的定位与发展 -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着力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其兼具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的特征 [11][12] - 预测数据显示,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将超17%,比“十三五”末高约5.3个百分点 [18] - 低空经济是新兴支柱产业代表,预计今年市场规模达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3.5万亿元 [20] 传统产业与未来产业的潜力 - 传统产业是当前产业体系的“基本盘”,增加值在制造业中占比约80%,推动其提质升级未来5年预计新增10万亿元市场空间 [21] - 未来产业蓄势发力,未来10年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21] - 山东滨州兴福镇通过坚守厨具产业并狠抓创新,其厨具产业现约占全国40%的市场,从业人员达4.2万人 [1][2]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物质支撑
人民日报·2025-11-23 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