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书写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三张答卷”
人民日报·2025-11-24 06:52
能源转型 - 原煤年产量稳定在1.5亿吨以上,2021至2024年累计生产原煤6.4亿吨,其中以长协价保供电煤4.3亿吨 [2] - 全市已建成14座智能化煤矿,先进产能占比超85%,9家燃煤电厂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2] -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占比超过56%,稳居山西省第一方阵 [3] - 产业链拓展包括活性炭精深加工、千万吨级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底部换电重卡下线、独立储能项目商业化运营及抽水蓄能电站建设 [3] 算力产业 - 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建设已形成7个行业316个高质量数据集,引育企业69家,数据标注从业人员3万余人,引进本科以上人才1055人,带动相关产业产值7.5亿元 [5] - 全市算力全产业链累计投资超700亿元,投运服务器达74.5万台 [5] - 今年1至9月算力中心用电量达43.8亿千瓦时,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预计全年用电量将突破60亿千瓦时,城市算力分指数连续两年稳居全国前三 [5] - 数据局汇聚31个部门的业务系统数据,覆盖城管、文旅等领域,包含1543张数据表、69.73亿条数据,并于2025年8月入选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先试名单 [6] 文化发展 - 今年国庆中秋期间,全市重点监测的8家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52万人次 [7] - 节日期间推出系列文化活动,包括8000架无人机展演、大型交响音乐会、器乐演奏、魔术变脸、国潮展示等 [8] - 文化底蕴源于2000多年建城史,拥有云冈石窟、悬空寺、长城等世界级文化遗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