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开展科学保护,我国大熊猫种群数量稳定发展 珍爱“国宝” 写好大熊猫保护故事(美丽中国)
人民日报·2025-11-24 06:58
核心阅读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全球珍稀野生动物旗舰物种。通过科学优化大熊猫生活环境、保障大熊猫 健康、攻克繁育关键技术……多地协同发力,对大熊猫展开科学保护,有效维护种群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从繁育、野化到国际交流,我国对大熊猫进行全方位守护,大熊猫保护"成绩单"令世界瞩目。 建立全周期管护体系,守护大熊猫健康 "快看!'七仔'抬头啦,毛色在阳光下真像巧克力!"11月的秦岭四宝科学公园,来自江苏的游客李女士 举着相机,镜头对着趴在木架上的棕白色大熊猫。作为全球唯一圈养的棕色大熊猫,16岁的大熊猫"七 仔"如今已是园区"流量担当",它的受人关注,也让秦岭大熊猫的保护工作被更多人看见。 "七仔"的故事,要从2009年11月说起。当时,陕西汉中市佛坪县的村民发现了这只虚弱的大熊猫幼崽, 随后它被送往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现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工作人员根据它与电 影《长江七号》外星小怪兽的相似感,为它取名"七仔"。后来研究发现,其棕色毛发源于基因突变,让 它成为全球圈养大熊猫中易辨认的特殊个体。目前,"七仔"的体重稳定在120公斤左右,多次繁育后 代,但后代暂未遗传棕色毛发,科研团队仍在持续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