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不良资产转让规模 - 邮储银行、平安银行与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合计拟转让信用卡不良资产未偿本息总额超过21.31亿元 [1] - 邮储银行转让项目未偿本息合计达12.97亿元,涉及81,985笔贷款和81,093户借款人 [1] - 平安银行两期转让项目未偿本息总额分别为4.77亿元和3.28亿元 [2] 不良资产包具体特征 - 邮储银行资产包全部归类为损失类信用贷款,加权平均逾期天数为1804.28天,借款人加权平均年龄为43.78岁 [1] - 邮储银行资产包中78,728笔贷款尚未起诉,占比近96% [1][3] - 平安银行两期资产包全部为损失类、纯信用贷款,且全部处于"未诉"状态 [2] - 建行湖南省分行资产包规模为2854.58万元,加权平均逾期天数为425天,全部未进入诉讼程序 [2] 交易结构与安排 - 资产包均采用线上多轮公开竞价方式,不设保证金,不通过银登中心办理资金结算 [2] - 邮储银行要求受让方在竞价成功后7个工作日内签署协议,3日内付款 [2] - 平安银行与建行要求受让方在3日内完成协议签署及全额付款 [2] 行业趋势与市场估值 - 交通银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一日内挂出四期不良贷款转让项目,其中两期信用卡透支资产未偿本息总额分别达17.90亿元和6.07亿元 [3] - 平安银行"橙安2025年第六期"项目原始债权金额10.33亿元,最终以9300万元成交,转让折扣不足一成 [3] - 信用卡不良资产转让估值普遍承压,市场承接意愿和估值能力仍处低位 [3] 转让动机与影响 - 银行通过批量转让实现风险出清,可释放资本、降低拨备压力,并避免长期持有低效资产的机会成本 [4] - 商业银行定期批量转让不良资产,有助于加快风险出清速度,释放信贷空间,优化资本充足率指标 [4] - 当前零售贷款不良率整体上升,信用卡贷款不良生成率仍处高位 [4] 未来市场展望 - 邮储银行、平安银行、建设银行等机构同步推进转让,预计12月初将迎来新一轮竞价高峰 [5] - 随着更多机构将不良处置纳入日常运营,银登中心或将成为零售不良资产流转的核心枢纽 [4]
多家银行密集挂牌信用卡不良资产 邮储、平安、建行等推进风险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