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罚人又追钱”,违规探险者该付出应有代价
人民日报·2025-11-25 14:25

近期,针对庐山"9.27"驴友野游救援事件,当地政府依法依规向获救"驴友"追偿7.4万元救援费用。此前,该野游活动组织者已被行政拘留10日。对违规探 险者同步追究行政与民事责任的"双惩"做法,开创了先例,引发广泛关注,不少网友表示"支持""建议全国推广"。 "生命至上",以挽救生命为要务的公共救援,固然需在第一时间无条件启动。但这种"托底",绝不应成为违规探险者任性的"底气"。以往,由于具体规定 缺失,事后追责难以落实,常常导致"救援成本社会化"。一些驴友心存侥幸之下"拼命寻找刺激",心安理得地占用公共救援资源,被救援后却"无责隐 身",已引起舆论的谴责与追问。 此次"双惩"案例,为破解"追责难"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治理"样本"。一方面,明确"谁违规,谁埋单",违规探险者理应为任性行为承担一定费用,可以 让各方权责更为清晰,避免社会为违规行为兜底。另一方面,绝不含糊、追责到底的惩处态度,也有力警示"驴友"理性评估风险,依法开展探险活动。 当然,探索建立应急救援费用追偿机制,涉及国家立法和地方规定的有效衔接等多个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精准界定"违规探险",明确救援主体和 相关职责,设定合理的救援费用追偿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