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人工智能+”,怎么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人民日报·2025-11-27 11:11
如何同人工智能碰出新火花 各地如何更好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效用?贵在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各地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产 业基础不同,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不可能"齐步走"。只有在错位中找准自身定位,走好差异化竞争的 路子,才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上海推出"AI+制造"三年行动,结合自身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优 势,力争通过三年努力,推动3000家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化应用;山东寿光依托农业特色,重点发 展"AI+农业",着力在智能种植、病虫害识别、农产品溯源等领域取得突破。立足自身长板,针对产业 痛点,科学确定"人工智能+"行动的实施重点,是形成竞争优势、集聚发展动能的关键所在。 "人工智能+"行动涉及领域宽、参与主体多、覆盖范围广、影响程度深,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落地不可 能仅靠"单兵突进",必须注重各领域各区域高效协同。例如,为了培养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一些企业与 高校联合建设产业学院、实训基地等,定期派送一线工程师到高校担任产业导师,带领学生直接参与企 业项目研发。从优化智算资源布局到加快行业标准建设,从打造共性技术平台到促进智能终端普及,只 有汇聚党委政府、科研单位、行业企业等多方合力,构建好人工智能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