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美国全球生物技术公司I-Mab公布2023年全年财务业绩及近期业务进展,公司正处转型期,两款肿瘤学核心资产临床结果令人鼓舞,战略剥离交易预计2024年3月底完成,多项临床资产有望在2024年实现关键里程碑和试验启动 [1][2] 分组1:业务进展 - 公司宣布剥离中国资产和业务运营的协议,预计2024年3月底完成交易 [1][8] - uliledlimab预计2024年上半年提交与化疗和检查点抑制剂联合用于新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研究性新药申请 [1] - 2024年第一季度,givastomig三联组合剂量递增研究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1] 分组2:产品线概述及即将到来的里程碑 uliledlimab - 处于2期,聚焦非小细胞肺癌,能靶向CD73,促进患者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更强激活,与其他产品有潜在差异 [3] - 2023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上公布的与toripalimab联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2期研究结果令人鼓舞,高CD73表达且PD - L1 TPS>1%的患者总缓解率达63% [3] - 治疗耐药卵巢癌患者入组完成,后续将集中精力加速非小细胞肺癌的开发,获研究性新药批准后,计划2024年下半年启动与化疗和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治疗新诊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三联研究 [3][4] givastomig - 处于1b期,聚焦胃癌和食管腺癌,是双特异性抗体,能靶向Claudin 18.2阳性肿瘤细胞 [4] - 2023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公布的1期单药治疗数据显示,对既往标准治疗后肿瘤进展或复发的胃癌和食管腺癌患者有客观缓解,包括Claudin 18.2低表达患者 [4] - 该项目与ABL Bio联合开发,公司拥有50%全球权利,2024年第一季度开始招募美国和中国新诊断(一线治疗)胃癌和食管癌患者,联合化疗和检查点抑制剂进行治疗 [4][5] ragistomig - 处于1期剂量递增阶段,聚焦实体瘤,是双特异性抗体,旨在解决PD - L1耐药肿瘤 [6] - 开发伙伴ABL Bio报告的早期观察结果显示,对既往标准治疗后肿瘤进展或复发的各种实体瘤患者有客观缓解,包括既往使用PD - L1抑制剂后复发或难治的癌症患者 [6] - 该项目与ABL Bio联合开发,公司拥有50%全球权利,1期研究持续入组,预计2024年上半年在主要医学会议上公布1期剂量递增和剂量扩展的 topline 结果 [6][7] 分组3:战略交易对产品线的影响 - 剥离中国资产和业务运营的协议预计2024年3月底完成,交易完成后,eftansomatropin alfa、felzartamab、uliledlimab和givastomig等资产的大中华区权利将转让给杭州公司 [8] - 公司不再承担这些剥离资产在中国的未来开发成本,可能获得最高达8000万美元的总对价,具体取决于杭州公司集团在中国实现的某些未来监管和销售里程碑事件 [8] - 交易完成将消除公司全资子公司约1.83亿美元的现有回购义务,公司将停止合并剥离的实体、资产和业务及其相应财务结果,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将受重大影响 [8][9] 分组4:2023年全年财务结果 现金状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为23亿元人民币(3.218亿美元),2022年同期为35亿元人民币 [10] 股票回购 - 2023年8月,公司董事会授权新的股票回购计划,可在12个月内回购至多4000万美元的美国存托股份或普通股 [1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回购860万美元的美国存托股份,相当于4633386份美国存托股份或10656794股普通股 [11] 净收入 - 2023年全年总净收入为2760万元人民币(390万美元),2022年全年为 - 2.216亿元人民币( - 3210万美元) [12] - 2023年净收入包括与艾伯维的战略合作确认的收入以及向艾伯维和Human Immunology Biosciences供应研究产品产生的收入,2022年净收入为负主要因与艾伯维修订原始许可和合作协议后进行的一次性非现金会计处理 [12] 研发费用 - 2023年全年研发费用为8.106亿元人民币(1.142亿美元),2022年全年为9.049亿元人民币(1.312亿美元),减少主要因资产优先级调整导致的人员优化相关工资费用减少和股份支付费用减少 [13] 行政费用 - 2023年全年行政费用为4.53亿元人民币(6380万美元),2022年全年为8.158亿元人民币(1.183亿美元),减少主要因资源优化导致的人员减少相关工资费用减少、管理人员股份支付费用减少、专业服务费用减少以及与Tracon Pharmaceuticals纠纷相关法律费用减少 [14] 其他费用净额 - 2023年全年其他费用净额为3810万元人民币(540万美元),2022年全年为1.266亿元人民币(1840万美元),变化主要因2022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波动导致的未实现汇率损失 [15] 联营公司亏损权益 - 2023年全年联营公司亏损权益为8000万元人民币(1130万美元),2022年全年为4.375亿元人民币(6340万美元),亏损主要与公司被投资公司杭州公司的经营亏损有关 [16] 商誉减值 - 2023年全年公司确认商誉减值1.626亿元人民币(2290万美元),商誉减值源于公司年度减值分析,反映公司预期未来业绩与市场估值所反映的当前不确定性之间的持续脱节 [17] 净亏损 - 2023年全年净亏损为14.657亿元人民币(2.064亿美元),2022年全年为25.073亿元人民币(3.635亿美元) [18] - 2023年全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亏损为7.19元人民币(1.01美元),2022年全年为13.21元人民币(1.92美元) [18] - 2023年全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每份美国存托股份净亏损为16.54元人民币(2.33美元),2022年全年为30.38元人民币(4.41美元) [18] 非GAAP净亏损 - 2023年全年非GAAP调整后净亏损为11.053亿元人民币(1.557亿美元),2022年全年为21.363亿元人民币(3.097亿美元) [19] - 2023年全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非GAAP调整后每股净亏损为5.42元人民币(0.76美元),2022年全年为11.26元人民币(1.63美元) [19] - 2023年全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非GAAP调整后每份美国存托股份净亏损为12.47元人民币(1.76美元),2022年全年为25.90元人民币(3.75美元) [19] 分组5:非GAAP财务指标使用 - 公司使用调整后净收入(亏损)作为非GAAP财务指标来补充按照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调整后净收入(亏损)指扣除股份支付费用和商誉减值之前的净收入(亏损) [20] - 公司管理层认为调整后净收入(亏损)有助于理解经营成果,并为管理层提供更好的规划和预测未来期间的能力 [20] 分组6:负债和股东权益 流动负债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短期银行借款为1895.6万元人民币(274.8万美元),应计费用和其他应付款为7.06572亿元人民币(1.02443亿美元),当期经营租赁负债为2396.1万元人民币(347.4万美元),当期合同负债为867.7万元人民币(125.8万美元),总流动负债为7.58166亿元人民币(1.09923亿美元) [22] 非流动负债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看跌期权负债为8868.7万元人民币(1285.8万美元),非当期合同负债为2.67878亿元人民币(3883.9万美元),非当期经营租赁负债为3206.9万元人民币(465万美元),其他非流动负债为1696.3万元人民币(245.9万美元),总负债为11.63763亿元人民币(1.68729亿美元) [22] 股东权益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普通股为136万元人民币(19万美元),库存股为 - 8250.9万元人民币( - 1162.1万美元),额外实收资本为9.830082亿元人民币(1.384538亿美元),累计其他综合收益为2.98291亿元人民币(4201.3万美元),累计亏损为 - 8.327844亿元人民币( - 1.172952亿美元),总股东权益为1.718156亿元人民币(2419.97万美元) [25][27] 分组7:综合亏损合并报表 收入 - 2023年许可和合作收入为1681.4万元人民币(236.8万美元),供应研究产品收入为1083万元人民币(152.5万美元),总收入为2764.4万元人民币(389.3万美元) [29] 成本和费用 - 2023年收入成本为0,研发费用为8.10646亿元人民币(1.14177亿美元),行政费用为4.53017亿元人民币(6380.6万美元),经营亏损为12.36019亿元人民币(1.7409亿美元) [29] 其他收支 - 2023年利息收入为5174.9万元人民币(728.9万美元),利息费用为 - 72.2万元人民币( - 10.2万美元),其他费用净额为 - 3810.9万元人民币( - 536.8万美元),联营公司亏损权益为 - 8001.9万元人民币( - 1127万美元),商誉减值为 - 1.62574亿元人民币( - 2289.8万美元),税前亏损为14.65694亿元人民币(2.06439亿美元),所得税费用为0,归属于I - Mab的净亏损为14.65694亿元人民币(2.06439亿美元) [29] 综合亏损 - 2023年外币折算调整净额为8449.7万元人民币(1190.1万美元),归属于I - Mab的总综合亏损为13.81197亿元人民币(1.94538亿美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4.65694亿元人民币(2.06439亿美元),计算每股净亏损的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为2.03904346亿股,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亏损(基本和摊薄)为 - 7.19元人民币( - 1.01美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每份美国存托股份净亏损(基本和摊薄)为 - 16.54元人民币( - 2.33美元) [29][30] 分组8:GAAP和非GAAP结果的调节 - 2023年GAAP归属于I - Mab的净亏损为14.65694亿元人民币(2.06439亿美元),加回股份支付费用1.97817亿元人民币(2786.2万美元)和商誉减值1.62574亿元人民币(2289.8万美元)后,非GAAP调整后归属于I - Mab的净亏损为11.05303亿元人民币(1.55679亿美元) [31] - 2023年计算非GAAP调整后每股净亏损的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为2.03904346亿股,非GAAP调整后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亏损(基本和摊薄)为 - 5.42元人民币( - 0.76美元),非GAAP调整后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每份美国存托股份净亏损(基本和摊薄)为 - 12.47元人民币( - 1.76美元) [31] 分组9:公司简介 - I - Mab是一家美国全球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开发和潜在商业化用于治疗癌症的高度差异化免疫疗法,在美国马里兰州罗克维尔和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设有业务 [31]
I-Mab Reports Full Year 2023 Financial Results and Busines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