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转型与货币化进展 - 公司正从领先搜索引擎公司转型为人工智能领导者 并已开始货币化其人工智能能力 2023年第四季度人工智能收入达6.56亿元人民币(约1亿美元)[2] - 2024年人工智能收入指引为"数十亿元人民币" 目前人工智能贡献仍低于核心收入的1%[7] - 企业级人工智能云业务增长强劲 第四季度收入实现低双位数同比增长 企业API调用量环比增长150% 查询处理量增长190%[8] 全栈人工智能技术优势 - 公司拥有完整人工智能技术栈优势 涵盖自研模型(ERNIE和PLATO)和开源框架PaddlePaddle开发者社区[5] - 通过芯片设计部门昆仑芯自研人工智能芯片 昆仑芯二代采用7纳米工艺 算力达256TOPS和128TFLOPS[5][6] - 相比同业阿里巴巴和腾讯的芯片技术 公司在制程工艺(7nm vs 12nm)和功耗控制(150-160W vs 276W)方面具有优势[6] 核心业务表现 - 百度核心业务第四季度收入和营业利润分别同比增长7%和13% 利润率持续扩大[11][12] - 2023年全年总收入1034.65亿元人民币(145.73亿美元)同比增长8% 非GAAP营业利润247.48亿元人民币(34.86亿美元)增长18%[12] -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从2022年的28%提升至2023年的31%[12] 企业人工智能发展机遇 - ERNIE Bot已积累超过2亿用户 企业级千帆模型在办公软件和企业软件垂直领域建立立足点[8][9] - 企业人工智能被视为多年增长机遇 数字转型预算中人工智能部分增加将带来持续收益增长[9] - 公司通过一流的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和推理基础设施满足企业需求 进展可能快于市场预期[8] 资本回报与估值 - 公司拥有显著净现金头寸 几乎达到市值的一半 为股票回购提供灵活性[3][13] - 当前估值仅约8倍远期市盈率 远低于账面价值 市场未充分反映人工智能发展潜力[3][11][13] - 与阿里巴巴资本回报更新相比 公司可能在第一季度财报中宣布扩大股票回购计划[3]
Baidu: Buy The AI Story Without Paying Fo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