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card and Standard Chartered Bank Hong Kong tests tokenised deposits
文章核心观点 Mastercard和渣打银行香港分行在香港金融科技沙盒内成功完成了首次使用区块链技术的代币化存款实时测试,标志着区块链在革新银行交易和资产管理方面迈出重要一步,凸显传统银行与金融科技解决方案的协同,也体现香港金融行业向数字化转型的趋势 [1] 分组1:代币化存款测试情况 - Mastercard和渣打银行香港分行在香港金融科技沙盒内完成首次代币化存款实时测试 [1] - 通过Mastercard多代币网络,测试交易为Mox银行客户购买碳信用,由渣打银行香港分行用Libeara平台将其代币化 [3] - 区块链促成代币化存款与碳信用的原子互换,将代币化资产安全交付到客户数字钱包 [4] 分组2:测试意义 - 展示代币化存款技术可行性,凸显提升金融行业交易效率、透明度和安全性的潜力 [6] - 体现传统银行与前沿金融科技解决方案的协同效应 [2] - 与行业领导者和创新平台合作,为重塑消费者与企业互动的变革性应用铺平道路 [7] 分组3:渣打银行香港分行举措与行业趋势 - 测试成功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前瞻性举措一致,如“集成项目” [8] - 渣打银行香港分行积极参与“集成项目”、eHKD零售央行数字货币试验和mBridge等多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项目,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 [10] - 渣打银行香港分行与多方合作,在金管局指导下推动金融资产代币化,使香港成为金融科技创新中心,推动全球区块链解决方案的广泛应用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