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治理以实现公正的能源转型:加强私营部门参与的公共政策(英)2024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24-06-25 16: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在气候变化加速的背景下,实现净零排放和公正能源转型迫在眉睫,有效治理和公共政策对加强私营部门参与至关重要,报告提出直接公共政策行动和加强伙伴关系两大策略,助力各国根据国情推动私营部门参与公正能源转型 [3][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执行摘要 - 应对气候变化需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有效治理对加强私营部门参与和推动公正能源转型至关重要,公共政策是能源治理的基石 [3] - 公正转型强调公平包容、创造体面工作机会,到2030年气候行动可能带来1800万个净就业岗位,但不同地区就业情况差异大,需要有效治理机制 [4] - 政策框架应激励私营部门参与,确保透明、问责和脱碳,营造创新和投资友好环境,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 [5] - 政府需平衡经济发展与地球边界,私营部门应将利润动机与环境管理和人权相结合,报告提出两大策略助力私营部门参与公正能源转型 [6][7] 背景与介绍 -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气候变化框架对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清洁能源获取对社区和经济发展以及气候行动意义重大 [11] - 目前进展参差不齐,若按当前承诺,将超过1.5°C升温限制,不进行变革将带来灾难性后果,发展中国家将受更大影响 [12] - 私营部门在合适激励和监管下能为全球脱碳目标做出贡献,如美国约400家大公司承诺净零目标,中国、印度等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进展 [13][14][16] - 不同国家在融资、技术、地理资源、能源基础设施和宏观经济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治理因素也影响能源转型,报告旨在提供公共政策措施以适应不同国情 [20][22][23] 支柱1:直接公共政策行动 1.1 国家净零目标和路线图 - 约90%的全球GDP覆盖国家已承诺净零碳排放目标,促使能源部门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政府需制定路线图,平衡能源三难困境,确保经济增长、就业和能源可承受性 [27][28] - 南非、印度、阿联酋、印度尼西亚、英国等国已制定净零目标和路线图,需政府、社会和私营部门协作,建立强大治理和监管机制 [29][30][32] 1.2 监管框架和执行 - 政府需建立监管框架,为私营部门和消费者提供激励和制衡,确保公共利益,如英国Ofgem在电力市场监管方面成效显著 [33][34] - 欠发达国家可通过优先措施、国际援助和灵活监管方法实施监管框架,金融监管机构也可发挥作用,降低可持续资产风险权重 [35][36] - 监管框架包括建立治理和机构、监测绩效、建立反馈渠道、制定标准和标签、设立监督和审计机制等方面 [36][38][42] 1.3 补贴和其他财政激励 - 补贴和财政激励可针对行业和消费者,行业激励可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价格和需求确定性,消费者激励可降低清洁能源成本、刺激需求 [45][46] - 设计激励措施时需平衡创新和消费者保护,避免锁定特定技术,可采用技术中立补贴、绩效激励等策略 [47] - 激励措施包括直接行业政策(如印度可再生电力义务和生产关联激励计划、英国差价合约计划等)、直接消费者政策(如印度直接补贴和绿色开放准入规则、英国禁售燃油车和锅炉升级计划等)和间接政策(如印度绿色能源走廊、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等) [48][49][58] 1.4 优化和合理化程序 - 简化和精简外国直接投资(FDI)法规,如印度可再生能源行业开放100% FDI、坦桑尼亚制定标准化购电协议、越南出台投资法等 [62] - 设立吸引和促进投资的机构,如出口信贷机构、英国商业贸易部、印度投资印度等 [63][64] - 优化规划和许可程序,解决能源项目规划许可难题,如英国快速通道和欧盟加速许可进程 [66][67] - 缓解市场波动,采用政策工具降低风险,如上网电价、差价合约和购电协议,确保价格和市场规则稳定 [68][69] - 提高基础设施项目可见性和采购透明度,如澳大利亚 - 新西兰基础设施管道,建立简化、透明的采购流程 [70][71] - 建立强大的合同流程,确保合同条款清晰、风险分配合理、可执行,如购电协议,关注其增长趋势 [71][72] 支柱2:加强伙伴关系的策略 2.1 创新项目和投资组合融资 - 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项目面临资本、客户支付、承购商风险和政治不确定性等挑战,创新融资策略可通过公私合作、项目聚合等方式吸引投资 [74][75][77] - 肯尼亚图尔卡纳湖风电场是创新项目融资的范例,同时应重视分布式可再生能源(DRE)解决方案,实现能源发展的全面和包容 [78] - 能源效率是可持续能源发展的重要方面,在某些国家可优先开展,随着经济发展再转向能源生产和太阳能利用 [79] 2.2 初创企业和创新加速器 - 清洁技术初创企业需要孵化器和加速器提供资源和支持,营造有利生态系统,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加速器实验室和影响风险加速器计划 [80][81] - 乌干达、亚美尼亚、印度等国通过相关计划支持初创企业,促进清洁能源创新,全球机构和金融机构也支持孵化器和加速器发展 [82][83][86] 2.3 扩大大学 - 产业创新伙伴关系 - 学术界在解决能源转型挑战中可发挥独特作用,大学需制定知识产权和技术转让政策,促进知识和技术交流 [87] - 大学可通过建立孵化器、成立风险投资公司等方式支持创新和创业,如麻省理工学院的The Engine助力核聚变能源公司发展 [89][90][91] 2.4 促进商业联系 - 政府可通过建立平台和网络、利用现有倡议、支持产业集群和创新中心等方式促进清洁能源领域的商业联系和投资 [92][94][96] - 如美国 - 非洲清洁技术能源网络、非洲开发银行的非洲投资论坛、智利的氢协会等促进了企业合作和投资 [93][94][96] 2.5 建设绿色就业劳动力 - 建设绿色就业劳动力对可持续经济转型、创造就业、推动创新和提高竞争力至关重要,许多国家已采取相关举措 [97][98] - 印度技能委员会为绿色就业提供全面支持,葡萄牙绿色技能与就业计划助力能源转型中的就业发展 [99][100] 2.6 公正能源转型伙伴关系 - 公正能源转型伙伴关系(JETPs)旨在支持依赖化石燃料的经济体向可持续能源系统转型,关注新兴经济体的社会因素 [102] - 南非、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已达成JETPs协议,新的模式结合公私融资,可降低项目风险,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 [102][103][104] 2.7 合资企业和其他联盟 - 公私合资企业可调动基础设施融资,结合双方优势,开发创新解决方案,推动向净零未来转型 [105] - 如亚洲的Pentagreen Capital和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通过合作和投资加速能源转型 [106][107] 结论 - 有效公共政策对应对气候挑战和推动公正能源转型至关重要,可促进私营部门投资、创新和就业创造,发展本地供应链 [108] - 报告为全球政策制定者提供多种政策措施,需根据具体国情选择和实施,同时警惕政策风险,确保透明和适应性 [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