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3全球移动游戏市场企业竞争力报告
伽马数据·2024-08-16 15: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3年全球移动游戏市场回暖规模增长,中国游戏产业影响力有望扩大,但中国自研移动游戏海外扩张放缓,企业需提升核心竞争力;各地区市场发展格局不同,成熟市场进入存量竞争,新兴市场成挖掘增量方向;中国自研游戏出海表现有喜有忧,部分品类面临瓶颈也有新机会;全球移动游戏企业格局中中国企业占比过半,不同企业凭借各自优势提升竞争力[2][6][8][40] 全球移动游戏市场发展状况 市场规模 - 2023年全球移动游戏市场回暖规模同比增长2.0%至6062.7亿元,国内+出海收入占比超五成,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占比达37.4%,中国自研移动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占比为17.1%,中国游戏产业影响力有望扩大[6] 发展格局 - 中、美、日、韩等地区进入存量市场,中东等新兴市场成挖掘增量重要方向,巴西、印尼与沙特是受关注的新兴市场[8] 各地区市场特点 - 美国:博彩类、消除类、SLG类三大品类流水贡献超50%,“消除+”品类创新成趋势,新品流水贡献增幅明显带动品类收入上涨[10][12] - 日本:本土企业数量占优但市场份额逐年降低,二次元文化渗透率高但突围难度大,单机向二次元品类更受欢迎[14][16][17] - 韩国:品类集中度高,MMORPG占据市场超四成,新品迭代速度快用户长期留存意愿偏低,MMORPG营收能力下滑,其他RPG品类市场空间增加[18][20][21] - 巴西:头部产品格局稳定,流水分布更趋平缓,中轻度游戏收入占比较高,女性向游戏存在需求缺口,二次元文化偏好度高,超20% IP游戏IP来源为动漫[24][25][27] - 沙特:潜在用户、政府支持、消费意愿有望助力市场潜力释放,棋牌类、SLG类、射击类为TOP3品类,文化、宗教、语言使本地化难度更大[28][30][31] - 印尼:移动游戏市场仍存人口红利,品类格局变动带来更多市场机会,文化差异提高本地化难度,产品出海需关注当地设备状况,社交游戏表现亮眼,IP改编游戏偏好显著[33][35][37] 全球移动游戏市场中国自研产品发展状况 出海整体表现 - 美、日市场中国自研游戏收入占比超五成,SLG品类收入进一步提升,休闲类产品收入占比增长迅速[40] 海外主要市场表现 - 自研产品入榜数量增长但头部产品收入下降,新兴市场收入占比下降因头部自研产品流水下降且缺乏新品输入,成熟市场下降因市场头部位置被其他国家新品占据[42] 出海主要品类分析 - SLG品类面临市场格局固化和获客成本提升瓶颈,部分头部自研SLG产品通过副玩法短期提振营收,简化玩法开发轻量化产品或能构建新市场增量[43] 出海流水TOP20 - 超长线产品发力回升榜单头部,新品较难长期在榜,2023年入榜流水TOP20的SLG产品数量保持在9款[44] 全球移动游戏市场企业状况 企业格局 - 2023年全球移动游戏产品营收TOP100企业中,52家为中国企业占比过半,多国头部企业进入榜单前十[46] 游戏营收状况 - 企业移动游戏营收规模整体呈金字塔型分布,腾讯游戏营收断层式领先,中国企业在腰尾部具备较强竞争力[48] 部分企业竞争力分析 - 微软:成功收购动视暴雪进军移动游戏领域,战略推动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拥有丰富IP储备和多元化产品线,可推进跨平台合作提升游戏品质[49] - 米哈游:成熟工业管线优势延续,差异化新品进一步“破圈”,全方位布局提升国际影响力,重视挖掘游戏文化内涵展现中国文化[51][53] - 三七互娱:全球化视野长线布局多元品类,多样化举措匠心打磨精品游戏,研发实力持续提升,数智化产品矩阵全链赋能助力提质增效[54][56] - Playrix:专注休闲游戏创新与副玩法营销策略成就市场领先地位,产品玩法多样,通过广告营销和社交活动提升用户留存率和付费水平[57] - Scopely: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相结合,构建次世代互动娱乐平台,独特开发模式和专有技术平台提升效率,聚焦游戏社交属性精细化运营[59] - 万代南梦宫:坚持贯彻“IP轴战略”,全维度、全流程的IP商业化体系逐渐成熟,处于“中期愿景”规划期落实相关策略并加码IP投资计划[60][61] - 世纪华通:多年IP研运经验筑牢基础,利用品类“微创新”打开局面,多元业务协同发展,跨领域连结互惠共进,在电竞和前沿科技领域布局[62][64] - 中旭未来:深度运营延长游戏生命周期,丰富业务版图增加收入来源多元性,精准营销、深度运营及品牌开发能力强,全球化发行游戏并拓展新消费场景[66] 市场洞察及发展趋势 未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