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4年气候适应型基础设施投融资路径研究报告(英)
OECD·2024-09-29 09:25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具体的投资评级 [序号]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基础设施因极端天气和缓慢发生的事件而受损,表明基础设施受气候变化影响,且预计将变得更加严重 [10] - 增强基础设施的气候韧性对实现气候变化中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10] - 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扩展基础设施服务,如清洁水和电力,以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这在气候变化脆弱的情况下尤为挑战 [10] - 所有国家都面临管理气候变化对基础设施日益严重影响的需要 [10] - 比例适当、有针对性的措施,将气候韧性整合到基础设施生命周期中,可以加强经济回报、保护社会服务并减少公共财政风险 [11] - 报告中的建议具有广泛性,应在各国具体情况下平衡应用 [11] - 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在应用这些建议时可能需要特别考虑 [11] - 改善对气候风险的理解和增强透明度 [11] - 将气候韧性主流化到基础设施发展中 [13] - 增强融资渠道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执行摘要 - 基础设施因极端天气和缓慢发生的事件而受损,表明基础设施受气候变化影响,且预计将变得更加严重 [10] - 增强基础设施的气候韧性对实现气候变化中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10] - 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扩展基础设施服务,如清洁水和电力,以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这在气候变化脆弱的情况下尤为挑战 [10] - 所有国家都面临管理气候变化对基础设施日益严重影响的需要 [10] - 比例适当、有针对性的措施,将气候韧性整合到基础设施生命周期中,可以加强经济回报、保护社会服务并减少公共财政风险 [11] - 报告中的建议具有广泛性,应在各国具体情况下平衡应用 [11] - 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在应用这些建议时可能需要特别考虑 [11] - 改善对气候风险的理解和增强透明度 [11] - 将气候韧性主流化到基础设施发展中 [13] - 增强融资渠道 [14] 介绍 - 基础设施对支持社会正常运作至关重要,通过促进人员、货物和信息的流通,提供连接性和关键资源如水或能源,维持社会的关键功能 [16] - 气候韧性基础设施是指在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中预见、准备和适应气候变化,同时能够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抵御和快速恢复气候变化引起的干扰 [16] - 基础设施是资本密集型且长期存在的,某些资产的寿命可达数十年或数世纪 [17] - 今天做出的关于基础设施位置、设计和性质的决定具有长期影响,包括投资是否在其生命周期内实现目标和预期效益,以及是否需要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进行改造 [17] - 气候变化的物理影响正变得越来越明显,天气模式偏离历史常态 [17] - 气候变化加剧了基础设施服务供应的风险,例如由于交通线路的洪水 [18] - 气候变化也影响基础设施服务的需求 [18] - 气候变化以多种方式影响基础设施资产及其运营,这些影响可能由缓慢发生的事件和极端天气事件引起,导致在几天或几小时内造成损害和破坏 [18] - 气候变化使基础设施资产和运营面临越来越长的中断,影响越来越大 [18] - 由于大多数基础设施资产与其他系统和一系列社会和经济功能相互依赖,基础设施的失败可能引发广泛的连锁影响 [18] - 然而,基础设施在减少气候变化影响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韧性交通网络可以在风暴后促进重建 [19] - 保护性基础设施,如防洪屏障,可以减少极端事件造成的损害 [19] - 当基础设施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继续提供服务时,这使社区和企业能够继续运作,更好地吸收资产冲击 [19] - 经济损失数据显示,天气相关灾害的损失增长速度快于全球GDP [21] - 这表明气候变化导致的天气相关灾害增加,以及暴露区域资产价值的增加 [21] - 2015-2019年期间,天气相关灾害的年均经济损失比2000-2004年期间高出200%以上(以不变美元计) [21] 建设气候韧性基础设施和投资的理由 - 迄今为止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已经导致了显著的变暖和气候风险的加剧 [30] - 2023年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4°C以上 [30] - 自1950年以来,大多数陆地区域的重降水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增加 [30] - 自上世纪中叶以来,许多地区的干旱持续时间、频率和强度增加 [30] - 2022年欧洲经历了50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 [30] - 1979年至2019年间,火灾天气季节的持续时间在全球范围内增加了27% [30] - 自工业化前水平以来,平均海平面上升了21-24厘米 [30] - 各种基础设施投资缺口数字并未明确考虑气候韧性所需的融资 [30] - 最近对物理资产、能源和土地使用的估计表明,2021年至2050年间每年需要9.2万亿美元以实现净零 [30] - 发展中国家(2015-2030年)能源和交通基础设施适应成本估计为每年90-170亿美元用于能源,8.6亿至35亿美元用于交通 [30] - 气候变化以多种方式影响基础设施资产及其运营 [31] - 气候变化影响包括由缓慢发生的事件(如干旱导致的水资源有限)和极端天气事件(如风暴破坏电信网络)引起的损害和破坏 [31] - 不同基础设施部门暴露于不同的气候灾害,可能导致服务中断 [31] - 例如,干旱对内河运输的影响较大,而对铁路、航空和公路运输的影响较小 [31] - 高温可能影响公路基础设施、机场和铁路线,而对海上和内河运输路线的影响较小 [31] - 总体而言,气候变化对基础设施构成的风险程度取决于气候灾害的类型及其与基础设施脆弱性和暴露的相互作用 [31] - 近年来基础设施因极端天气事件受损,表明基础设施受气候变化影响 [37] - 2000年至2020年间,小岛屿发展中国家(SIDS)和最不发达国家(LDCs)每1000平方公里平均分别有23次和7次自然灾害 [37] - 这比OECD国家经历的灾害多10到30倍 [37] - 在SIDS中,沿海洪水的年均估计损失为15.4亿欧元,包括对建筑物、基础设施和农业的直接损失 [37] - 在美国,由极端天气事件引起的停电次数从1990年代的每年5到20次增加到2010年代初的每年50到100次 [37] - 气候变化对基础设施的影响在国家内部也会有所不同 [42] - 例如,城市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受热浪的影响尤为严重 [42] - 过去五年中,几乎一半的OECD城市夏季白天热岛效应超过3°C [42] - 2023年G20/OECD关于“明日城市融资”的报告指出,城市的增长需要通过大规模投资适应气候变化 [42] - 气候灾害的空间分布与不同地区和城市的物理、经济和社会特征相结合,意味着需要强烈的空间维度考虑 [42] - 气候变化对基础设施的影响在国家之间也有所不同,发展中国家由于资源和适应能力有限,风险尤为突出 [43] - 此外,不平等现象,如住房条件不平等和获得医疗保健和基础设施服务的机会不平等,加剧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对基础设施中断的脆弱性 [43] - 2023年,利比亚德尔纳市附近的两座大坝在暴雨后倒塌,造成至少4300人死亡,4万人流离失所 [43] - 由于大多数基础设施资产与其他系统和一系列社会和经济功能相互依赖,基础设施的失败可能引发广泛的连锁影响 [44] - 例如,2018年莱茵河的干旱在6月至12月期间导致80%的运输中断,对德国鲁尔地区的工厂依赖河流运输原材料和产品的物流链造成严重影响 [44] - 2018年下半年,物流链中断导致德国经济损失50亿欧元 [44] - 基础设施失败对生态系统的损害也可能很大 [46] - 例如,利比亚德尔纳市大坝倒塌后,污染的沉积物和碎片淹没了El Kour自然公园的部分区域,损害了拉姆萨尔保护的沿海潟湖区域的野生动物 [46] 投资气候韧性基础设施的效益成本分析 - 尽管气候韧性措施可以增加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但它们在保护投资回报和确保业务连续性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47] - 有针对性的行动来解决气候风险可以增加设计和实施阶段的成本,但结果是成本有效的 [47] - 在基础设施韧性方面的支出可以减少随时间的维修成本和维护需求,以及降低服务中断和损害的成本 [47] - 例如,美国佛罗里达州的项目通过增强对风和水损害的韧性,在2016年飓风马修袭击时避免了超过8100万美元的损失,远超过1920万美元的实施成本 [47] - 同样,使交通基础设施适应未来洪水的估计成本占项目投资成本的3%到10%,但年均未来洪水损失可以降低42% [47] - 在中国,每投资1元人民币用于气候韧性基础设施,可以在30年内带来2至20元的回报 [48] - 例如,武汉市的“海绵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通过避免水浸的社会经济成本、减少市政水污染控制成本和增加地下水补给,在30年内成本效益比超过两倍 [48] - 对欧洲四种不同适应措施的效益成本分析基于2°C的温度增加 [49] - 使用滞留区显示出以成本效益方式降低影响的强大潜力 [49] - 加强现有堤坝系统可以防止洪水,尽管存在将风险转移到下游的潜力 [49] - 实施财产损害减少措施由于有限的实施投资,具有最高的成本效益比 [49] - 在秘鲁,对公共投资相关的一系列潜在灾害的效益成本分析显示,例如,堤坝的修复估计为37.5的效益成本比,泥石流和洪水的预防和准备为10的效益成本比 [50] - 额外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共同效益进一步强化了投资气候韧性基础设施的案例 [53] - 尽管环境方面必须仔细监控以避免潜在的权衡,但气候韧性措施也可以带来环境效益 [53] - 例如,使斯德哥尔摩湖Mälaren周围的Slussen锁气候韧性,比之前的锁更自然的水平衡,使湖边的植物和野生动物受益,并保护了Natura 2000保护地 [53] -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通过广泛的社交和生态系统共同效益提供气候韧性建设 [53] - 例如,在阿拉巴马州莫比尔湾恢复约6公里的牡蛎礁,通过减少91%的波浪能量和53%的波浪高度,帮助保护海岸线免受海岸侵蚀,同时提供相当于阿拉巴马州一半牡蛎总收获量的海鲜,并降低氮污染 [53] - 推迟行动的成本很高 [54] - 推迟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基础设施的气候韧性投资十年,估计额外成本为1万亿美元 [54] - 在美国,如果不采取适应措施,由于温度升高导致的道路维修将在2100年达到2000亿至3000亿美元的累积成本 [54] - 早期采用气候韧性措施可以通过提供坚固和可靠的基础设施服务来帮助避免未来的成本并提供比较优势 [56] - 气候韧性基础设施融资挑战有两个关键要素 [56] - 使气候韧性成为所有新基础设施投资的考虑因素:有针对性的、比例适当的早期行动,将气候韧性主流化到基础设施项目中,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电力、交通和水与卫生基础设施投资中增加了平均3%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 [56] - 因此,这一挑战主要是关于将气候韧性主流化到业务常态融资流和决策中,而不是所需的融资总量 [56] - 投资于针对气候韧性的基础设施:需要额外的基础设施投资来应对气候影响 [56] - 这包括建设保护性基础设施(如防洪设施)以及为解决现有基础设施系统弱点所需的新投资(例如,通过掩埋输电线路或为交通网络增加冗余) [56] - 这些投资需要额外的融资 [56] - 将气候韧性整合到基础设施资产中影响投资这些资产的业务案例 [59] - 这是特定于上下文的,但通常在资本成本和收入之间存在权衡 [59] - 整合气候韧性可以(适度)增加资本成本,但它应该导致更可靠的收入、更低的维护需求、更低的风险,这可以支持保险提供,以及潜在的更高的共同效益 [59] - 然而,资本成本是可见的,而效益将在时间上实现 [59] - 因此,这些效益在公共和私人决策中并未完全估值 [59] - 因此,投资于韧性看起来像是一种成本,而不是一种价值来源 [59] - 使资产更具气候韧性的额外成本将取决于危害和资产的类型 [59] - 例如,通过更大的排水管或沟渠增加道路的洪水韧性需要一小部分建设成本,而通过抬高铁路增加洪水韧性需要其成本的50% [59] - 另一方面,一些韧性建设干预措施应用新技术或使用先进材料,甚至可以降低资本支出,同时提高气候韧性 [59] - 一个例子是模块化桥梁解决方案,将桥梁甲板结构包裹在不锈钢中 [59] - 这种方法导致设计寿命显著延长至100年,维护成本更低——远远超过传统现场钢筋混凝土的性能 [59] - 建设成本也更低,因为标准化的模板(包括钢筋)可以以集装箱形式交付到现场,甲板浇筑可以在一次浇筑中完成,而不是传统现场结构所需的更长时间和复杂模板 [59] - 总的来说,增加气候韧性基础设施的融资适合填补基础设施融资缺口的更广泛挑战 [61] - 每年都需要额外的投资用于基础设施投资:有广泛的需求来替换和改造老化基础设施,特别是 [61] - 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扩展基础设施服务,如清洁水和电力,以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61] - 这在气候变化脆弱的情况下尤为挑战 [61] - 基础设施投资需求的一个关键驱动因素是向净零的过渡,这将需要显著增加和重新分配投资以脱碳关键基础设施部门,包括通过大规模部署可再生能源和交通部门的电气化 [64] - 除此之外,发展中国家需要扩展其基础设施以确保基本服务的提供——特别是水、卫生和电力 [64] - OECD报告“投资于气候,投资于增长”(2017年)估计,2016年至2030年间,全球每年需要6.9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以满足全球发展和气候需求 [64] - 国际能源署(IEA)的最新分析估计,向清洁能源的过渡将在2030年代初每年需要4.5万亿美元的投资 [64] - 调动私人投资对于填补总体基础设施融资缺口至关重要,鉴于融资需求的规模和公共预算的持续压力 [65] - 机构投资者已被确定为关键的融资来源,原因有两个:资产管理规模(估计2022年为53万亿美元)和将长期基础设施资产与长期负债相匹配的潜力 [65] - 根据OECD对2022年管理的约9.8万亿美元资产的机构投资者的调查,3026亿美元(占3%)分配给基础设施投资 [65] - 以下领域已被确定为解锁这一潜力的关键 [65] - 增加标准化,在可行的情况下,在合同条款、数据、技术规格等方面 [65] - 捆绑基础设施投资以匹配投资者需求 [65] - 改善投资基础设施的制度环境,包括能力、强大的机构和独立的司法系统 [65] - 政府可以通过开发项目管道和提供更大的政策可预测性来发展基础设施市场 [65] - 在发展中国家,使用混合融资工具以匹配机构投资者的风险和回报预期 [65] - 没有最近、全面和全球的基础设施融资流和需要填补的缺口的数据集 [69] - 全球基础设施中心的一项研究估计,2015年全球基础设施投资为2.3万亿美元 [69] - 2022年,G20政府为基础设施投资预算了9780亿美元,约占GDP的1% [69] - 另有4240亿美元由私人部门投资于全球基础设施项目,其中71%的跟踪私人资金流向高收入国家的项目 [69] - 另一个融资来源是公司私人投资于基础设施,如私人公用事业公司从其资产负债表中为项目融资 [69] - 在某些部门,公司融资超过了项目融资,但总体趋势没有数据 [69] - 根据现有数据,全球基础设施投资可能仍低于所需水平,特别是在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可融资项目不足 [69] - 气候政策倡议(CPI)分析了基础设施融资流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五项核心气候韧性原则,如确保项目设计受物理气候风险评估的指导 [70] - 这些原则基于(Mullan和Ranger,2022年),并与本报告的方法一致 [70] - 分析发现,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