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新纪元系列—储能行业趋势洞察篇
普华永道·2024-10-09 07: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供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的核心观点 储能行业发展现状 - 2023年,中国新增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创历史新高,占全球市场近50%。中国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86.5GW,占全球30%。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4.5GW,同比增长超150%。[5][6] - 中国储能行业正从研发示范期过渡到商业化初期,政策引导储能产业发展。[6] 储能行业趋势 趋势一:风光配储已成刚需,但源侧配储经济性有待提升 -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持续增长,多地风光发电占比超20%,为解决消纳问题和提供灵活性资源,各地出台强制配储政策。预计到2030年,中国新增风光装机可达900GW,带来至少180GW的储能需求。[16][17] - 随着光伏和储能价格下降,光储系统的度电成本显著下降,但在弃风弃光率较高的区域,光储系统的经济性仍有待提升。[18][19] 趋势二:电力市场化深入,储能盈利模式多元化 - 国家和地方政策大力支持独立储能发展,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入,储能参与各类电力市场,盈利模式日益丰富。[20][22] - 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独立储能电站可参与调峰、调频、现货交易等多种市场,收益水平有望提升。[20] 趋势三:分时电价优化,工商储需求爆发 - 分时电价机制不断完善,峰谷价差扩大,加之储能价格下降,使工商业储能具备较强经济性。预计2025年工商储新增装机可达15.9GWh,2030年可达100GWh。[24][26] - 工商业储能主要应用于削峰填谷、需求响应、需量管理等,可显著降低用电成本。[24] 趋势四:多元技术并举,长时储能前景广阔 - 目前主要储能技术包括抽水蓄能、锂电池、压缩空气、液流电池等,未来长时储能技术如液流电池、氢储能将成为发展重点。[29][31][33] - 液流电池和氢储能具有大容量、长时储能的特点,有望在大型电站等领域广泛应用。[33][36][37] 趋势五:海外增长迅速,储能出海提升品牌价值 - 全球储能市场规模稳定增长,预计2030年可达110GW,美国和欧洲是主要增长区域。[39][40] - 中国储能企业加速出海布局,从传统电芯等基础产品出海,向全球定制储能系统供应商转型,提升品牌影响力。[39] 根据目录分别总结 储能产业发展现状 - 2023年,中国新增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创历史新高,占全球市场近50%。中国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86.5GW,占全球30%。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4.5GW,同比增长超150%。[5][6] - 中国储能行业正从研发示范期过渡到商业化初期,政策引导储能产业发展。[6] 储能行业趋势 - 风光配储已成刚需,但源侧配储经济性有待提升。预计到2030年,中国新增风光装机可达900GW,带来至少180GW的储能需求。[16][17] - 电力市场化深入,储能盈利模式日益丰富,独立储能电站可参与多种电力市场。[20][22] - 分时电价机制不断完善,使工商业储能具备较强经济性,预计2030年工商储新增装机可达100GWh。[24][26] - 长时储能技术如液流电池、氢储能将成为发展重点,有望在大型电站等领域广泛应用。[29][31][33] - 全球储能市场规模稳定增长,中国储能企业加速出海布局,提升品牌影响力。[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