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软件分类定义及全球格局 工业软件的定义分类及应用场景 - 工业软件被公认为是工业制造的"大脑及神经",覆盖工业领域研发设计、业务管理、产品制造、生产调度和过程控制全环节 [6] - 按照工业数字化软件产品用途分类,工业软件可划分为研发设计软件、生产控制软件、业务管理软件和嵌入式软件 [6][7] - 研发设计软件主要包括CAD、CAE、CAM、PLM、EDA等,其中EDA是集成电路软件设计工具的核心 [6][7] - 生产控制软件主要包括DCS、SCADA、MES等,用于支持产品制造过程管理和控制 [7] - 业务管理软件主要包括ERP、SCM、CRM等,用于支持企业经营管理和企业间协作 [7] - 工业软件产品通常技术门槛较高,专业性较强,部分行业领头企业凭借横向扩展与纵向积累,逐步控制整个生态系统 [6][7] 工业软件产业链之参与玩家与全球格局 - 工业软件产业链分为上中下游,上游为软硬件基础服务,中游为各类工业软件产品,下游为工业应用领域 [9] - 目前工业软件核心技术环节仍以海外厂商参与为主,中国厂商在部分环节已实现市场切入 [9][10] - 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未来预计将以7.57%的CAGR于2026年达到265亿美元,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预计将以20.33%的CAGR于2026年达到333亿人民币 [10] - 在研发设计类软件领域,海外厂商如达索、西门子等占据全球近乎垄断的市场份额,中国厂商在此领域市占率较低 [11] 中国工业软件发展的挑战 国内:资金支持受限,错过工业革命致使行业经验不足 - 20世纪80年代,中国虽然开始重视工业软件,但资金支持受限,加之"重硬轻软"思想占主导,导致国内工业软件自主研发之路困难重重 [13][14] - 中国在错过几次工业革命后,在工业领域的经验积累已逐步与海外拉开差距,仅依靠计算机软件技术无法与海外产品竞争 [13][14] - 目前中国工业软件市场结构失衡,研发设计类软件占比最低,大多数产品依赖海外进口 [15][16] 海外:工业革命的经验积累,对中国的技术封锁 - 历经三次工业革命,海外厂商在工业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技术等,实现综合化,在工业软件研发方面具备独特且领先的全球性地位 [17][18] - 海外厂商通过持续的收并购,不断完善自身产品线和技术能力,形成了较高的市场壁垒 [19][20][21][22] - 近年来,美国等国家对中国实施了一系列技术封锁,导致中国在工业软件关键技术上受限 [24][25][26] 中国工业软件发展的机遇 充分发挥中国自身优势 - 中国工业增加值持续处于上升周期,在全球制造业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为工业软件发展奠定了基础 [28][29] - 中国工业软件业务收入呈现波动上升趋势,需求环境向好 [30] 注重细分市场完善 - 中国虽然在工业大类上较为完整,但在细分行业中仍需进一步补齐短板 [31][32] - 中国需要注重高端市场的发展,如半导体、航空航天等国家重点领域 [32] 数字化转型成为刚需,但需独立自主 - 中国劳动力增长放缓、人工成本上升,倒逼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 [33][34][35] - 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注重自身底层技术研发,避免再次受限于海外厂商 [35][36] 资金引导与人才储备 - 国家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引导"耐心资本"参与工业软件发展 [38][39] - 中国需要加强工业软件人才培养,提升复合型人才储备 [40][41][42]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投资建议: - 中国工业软件发展具备一定基础,随着政策支持和企业自身能力提升,自主可控趋势明显 [43] - 相关标的:概伦电子、华大九天、中望软件、索辰科技、鼎捷软件、中控技术、宝信软件、广联达、赛意信息 [43] 风险提示: - 市场竞争加剧 [43] -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43] - 科技转化不及预期 [43] - 金融机构数字化投入不及预期 [43]
工业软件:借鉴海外,修炼自身
长城证券·2024-10-09 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