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总结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70.52亿元,同比增长17.55%[17] - 2023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61亿元,同比增长5.13%[17] - 2023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7.53亿元[17] - 截至2023年末,公司总资产810.23亿元,同比增长22.14%[17] - 截至2023年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185.66亿元,同比增长9.11%[17] - 2023年园区物业销售收入37.21亿元,较上年增长12.38%,销售物业毛利率35.04%[17] - 2023年园区物业租金收入29.97亿元,较上年增长23.32%,租赁毛利率70.81%[17] - 2023年园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6320亿元,同比增长2.05%[18] - 2023年园区企业营收规模超13983亿元,同比增长16.43%,纳税总额超430亿元,同比增长33.38%[18] - 2023年营业毛利达356,598万元,同比增长8.58%[78] - 2023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0.53%,同比增加1.86个百分点[83] - 2023年房屋销售收入372,060万元,同比增加12.38%[80] - 2023年房屋租赁收入299,706万元,同比增加23.32%[80] - 2023年其他业务收入33,447万元,同比增加29.48%[80] - 2023年公司现金净流入152,450万元[86]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上年下降618,665万元[86] 未来展望 - 2024年公司将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上海先导产业推动资产价值提升[53] - 2024年公司将以打造“848科创投资基金”为契机赋能上市平台园区内优质企业[54] - 2024年公司计划强化专业化投资团队能力,提前布局特定行业和赛道初创企业[55] - 2024年公司将放大投融资工作价值撬动功能,以产业投资驱动园区发展[55] - 2024年公司将集聚运营服务资源,提高轻资产服务性收入[56] - 2024年公司将深化培养复合型团队能力,打造上市公司人才队伍[57] - 2024年初货币资金余额71.52亿元,预计现金总流入259.96亿元,预计现金总流出251.69亿元,预计年末货币资金余额79.79亿元[93] - 2024年现金流量净额8.27亿元[95] - 2024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预计控制在64.08%以内[95]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在临港新片区大飞机产业园聚焦“卡脖子”技术突破与国产化替代[24]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在漕河泾园区引入Minimax等头部企业[27] - 公司在浦江园区打造“浦江创芯之城”等特色园区品牌[28] - 公司在南桥园区引入全球激光雷达巨头Luminar等企业和项目[30] - 公司在南桥园区落地全国首个阿里云能力中心[30] - 公司在临港松江科技城引入海克斯康、英迈中国、格斯航天等龙头企业[33] - 公司在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招引生物医药等企业落位园区[34] - 公司完成对“上海临港园服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服务型平台股权收购与搭建[37] - 临港集团拟将宝山城工园、宝山南大园区、长兴科技园三个园区避免同业竞争承诺期限延长五年[172] - 临港集团拟将桃浦智慧城避免同业竞争承诺期限延长三年[180] - 临港集团拟将盐城园区相关公司股权通过公开挂牌方式转让给外部第三方[178] - 临港集团拟将持有的海宁公司55%股权转让给上市公司[179]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围绕“1 - 2 - 3”推进路线图打造国际数据经济产业园等[23] - 公司重点打造“铂族贵金属交易平台”等创新综合平台[24] - 公司聚力打造具有临港特色的“848科创企业TOP榜单”[26] - 公司以跨区域园区布局为支点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31] - 公司围绕特色产业投资云汉芯城、思特威等多个优质企业[38] - 公司打造“848科创投资基金”平台,增强园区新兴产业投资力度[38] - 公司以“经营思维”推动发展,包括“控规模”“调结构”等[35] - 2024年度公司及子公司拟向金融机构申请累计总额不超480亿元融资额度,公司申请不超250亿元[154] - 2024年度公司及子公司拟安排总额不超20亿元的担保额度,并授权相关执行[157] - 公司将《公司章程》中“董事长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修订为“董事长或总裁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184]
上海临港: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