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总结 - 2021 - 2023年贸易业务营业收入分别为7.23亿、3.19亿和2.05亿元,逐年下滑[2] - 2021 - 2023年贸易业务毛利率分别为0.49%、0.79%和0.89%[2] - 2023年科技园区开发业务营收2.31亿元,同比增长41.44%,占总营收比重50.07%[24] - 2023年科技园区开发业务毛利率48.55%,同比下滑10.95个百分点[24] - 2023年末存货账面余额19.77亿元,占总资产比重67.37%[24] - 2023年开发产品销售收入23106.22万元,销售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10.95%[31] - 2023年度前五名客户销售额4.29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92.93%,关联方销售额2.09亿元[46] - 2023年度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60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75.97%[46] - 2023年商品贸易业务(电子设备)总收入20336.33万元[56] - 报告期末应收账款期末余额1.83亿元,坏账准备余额1433.33万元,本期计提金额864.48万元,同比增长233.23%[70] 业务模式 - 电子设备业务2022 - 2023年度集采贸易业务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以销定采[4] - 棉花业务2023年1月经营策略由总额法核算改为净额法核算,以销定采[6] - 电解铜业务2022年1月、9月经营策略由总额法核算改为净额法核算[8] 财务数据 - 2021年棉花总额法营业收入25208.83万元,营业成本24941.65万元,毛利率1.06%[13] - 2021年电解铜总额法营业收入46949.39万元,营业成本46902.63万元,毛利率0.10%[13] - 2022年电子设备总额法营业收入9192.05万元,营业成本9174.49万元,毛利率0.19%[13] - 2022年棉花总额法营业收入22637.12万元,营业成本22438.52万元,毛利率0.88%[13] - 2022年电解铜净额法营业收入35.01万元,毛利率100.00%[13] - 2023年电子设备总额法营业收入20336.33万元,营业成本20301.24万元,毛利率0.17%[13] - 2023年棉花净额法营业收入57.08万元,毛利率100.00%[13] - 2023年电解铜净额法营业收入77.66万元,毛利率100.00%[13] - 2023年手机、电脑净额法营业收入14.57万元,毛利率100.00%[13] 项目情况 - 开发项目位于天津华苑科技园,规划面积11.58平方公里[26] - BPO基地剩余可售面积9.55万平米,剩余土地成本1378.26万元,剩余建安成本51390.66万元[28] - 2023年末BPO基地账面成本52768.29万元,可变现净值87711.16万元,差值34942.24万元[34] - 2023年末绿色产业基地账面成本92.19万元,可变现净值412.56万元,差值320.37万元[34] - 2023年末海泰精工一期账面成本36532.32万元,可变现净值46678.97万元,差值10146.65万元[34] - 2023年末海泰创新基地账面成本2251.12万元,可变现净值3994.69万元,差值1743.57万元[34] - 2023年末蓝海科技园一期账面成本60892.35万元,可变现净值94633.98万元,差值33741.63万元[34] - 2023年末海泰创意科技园账面成本34041.65万元,可变现净值48033.32万元,差值13991.67万元[36] 基金投资 - 受让新格局基金3.33%份额,受让价格5018.83万元;受让之路基金49%份额,受让价格10697.57万元[90][97] - 新格局基金2022年4月成立,注册资本30亿元,截至2023年末全体合伙人完成第一期15亿元出资[92] - 之路基金2021年成立,海泰资本认缴出资9.8亿元,实缴出资1亿元,持股49%[98] - 2023年末新格局基金资产总额149345.34万元,净资产149299.08万元,净利润591.71万元[96] - 2023年末之路基金资产总额19627.16万元,净资产19621.66万元,营业收入12.89万元,净利润 -382.82万元[103] - 2023年末元旭半导体资产总计37188.26万元,净资产27403.32万元,营业收入10115.18万元,净利润 -9492.09万元[102] - 元旭半导体2024年初出售PSS业务,预计2024年毛利水平显著提升[106] 未来展望 - 未来将聚焦科创生态建设和产业投资[20]
海泰发展: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关于《关于天津海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的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