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强科技: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湖北华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688151华强科技(688151)2024-05-20 19:20

业绩数据 - 2023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为57275.31万元,同比下降2.21%[29][30] - 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92.51万元,同比下降88.36%[29][30] - 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 7602.74万元,同比下降488.44%[29][30] - 2023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2元/股,同比下降90.00%;稀释每股收益为0.02元/股,同比下降90.00%[29] - 2023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 - 0.22元/股,同比下降450.00%[29] - 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52%,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减少4.54个百分点[1] - 集体防护装备销售收入同比减少17.85%,毛利率同比下降6.72个百分点[1] - 药用丁基胶塞产品收入同比增长9.88%,毛利率同比下降8.11个百分点[1] - 2023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6687.60万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同比减少63.11%[1]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17025.98万元,同比减少0.41%;总资产505164.53万元,同比减少2.13%[2] -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15.30%,同比减少4.54个百分点;特种防护装备毛利率为1.91%,同比减少1.41个百分点;医药包装及医疗器械产品毛利率为20.86%,同比减少6.09个百分点[15] -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63424.29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为16.66%[17]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6687.60万元[18] 募集资金 - 公司公开发行8620.62万股,每股发行价35.09元,募集资金总额302497.56万元,净额281215.08万元[4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88248.32万元,其中本年度使用3071.50万元[46] - 2023年末募集资金结余金额201761.46万元,2022年末为200306.70万元[4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余额156261.46万元[4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理财专户募集资金存储余额45500.00万元[50] - 2023年7月28日前部分时段,公司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合计余额超董事会授权额度,8月29日完成整改[2] - 2023年度公司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超额度,已整改并补充程序[51] 项目进度 - 截至2023年末,新型核生化应急救援防护装备产业化项目、新型核生化防护基础材料研发平台建设项目和信息化建设项目募集资金累计投入进度分别为4.97%、0.38%和16.93%,存在延期或变更风险[5] - 报告期末公司首发募投项目生产基地项目、研发平台项目和信息化项目投入进度分别为4.97%、0.38%和16.93%[24] - 生产基地项目计划投资7.72亿元,新增个防产能18万套、集防产能约1万台套;研发平台项目计划投资3.53亿元;信息化项目计划投资0.99亿元[24][25][26] 研发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末,技术研发人员140人,占员工总数比重为19.83%,累计取得已授权专利188项,其中发明专利41项[7] - 2023年度研发费用5174.59万元,同比减少22.06%;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9.03%,较上年同期减少2.31个百分点[42] - 2023年度新专利申请47项,其中发明专利25项;新获授权专利23项,其中发明11项[43] - 智能化丁基胶塞生产车间实现生产效率提高51%、运营成本降低20%、产品研制周期缩短55%、产品不良品率降低52%、能源利用率提高17%[5] 股权结构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兵器装备集团合计控制公司70.35%股份,持股数未变[53][5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国务院国资委间接控制公司70.35%股份,持股数未变[5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高新发等部分董监高间接持股,合计持股比例0.06%-0.13%[55][5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控股股东等持有的公司股份无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形[56] 风险提示 - 受军品订货机制转变等影响,公司军品订单下降,医药包装高附加值产品转化低于预期,经营业绩大幅下滑,可能亏损[11] - 若公司研发投入不足等,特种防护装备可能失去技术优势;药用胶塞行业竞争加剧也会影响公司经营[12] - 公司特种防护装备订单受国防战略等因素影响,可能出现订单延迟或取消情况[13] - 公司主要客户集中度高,若无法保持优势或客户需求、支付政策变化,经营业绩将受影响[13] - 公司医药包装产品原材料主要供应商集中在美、欧、俄、日等,外贸环境变化会影响生产经营和成本控制[13] 报告更正 - 2023年4月21日编制《2022年年度报告》时,公司将1716.1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结构性存款投资收益误认定为经常性损益,7月完成更正[5][6] - 2023年度,公司因产品收入确认依据不充分等问题对2021 - 2023年半年度报告进行更正[7] - 2022年公司将单位A和单位B中107产品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方法调整未按规定审议披露,2024年4月12日完成审议公告[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