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相关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100%[13]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营业收入合计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总额的100%[13]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全资子公司以3000万元投资设立广东星光能源发展有限公司[9] 制度建设 - 公司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办法》规范募集资金使用[7] - 公司制定《关联交易管理办法》规范关联交易[7] - 公司制订《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规范信息披露[8] 合规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违规担保情况[9] - 报告期内公司未对外提供财务资助[10] 治理结构 - 公司建立“三会一层”法人治理结构[14]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16]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监事1名[17] - 公司在董事会下设置战略、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四个专门委员会[16] 运营管理 - 公司日常办公采用ORACLE ERP管理系统、泛微办公管理及人事管理系统进行控制[22] - 公司建立了由招聘、薪酬、绩效考核、培训与奖惩等几大模块组成的人力资源系统[20] - 公司根据经营业务及管理需要设置证券投资部、审计部等职能部门[18] 业务流程 - 公司在采购、销售、财务管理环节进行职责划分,防止销售环节舞弊[23] - 一般性交易采用各职能部门和分管领导审批制度,非常规性交易需股东大会、董事会决定[23] - 采购业务大额原材料招标,小额审批,销售发货指令由销售业务部门根据合同发出,费用开支按规定审批[24] - 重大经营活动需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做出决定[24] 财务管理 - 公司建立财产日常管理和定期清查制度,确保财产安全[24] - 公司建立规范完整的财务管理控制制度及操作规程[26] - 公司依法设置会计机构,合理设置岗位,委派财务人员管控子公司[26] - 公司实行预算管理,通过预算考核推动业绩达成,管控费用成本[27] 绩效考评 - 公司建立绩效考评制度,对不同人员制定考核依据[27][28] 内部监督 - 公司监事会和审计委员会负责内部监督,开展多项审计工作[29] 内控评价 -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为2023年12月31日[2] - 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31] - 重大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潜在错报≥利润总额的5%或≥收入的0.5%,非财务报告资产安全缺陷标准为2000万元及以上[31] - 重要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利润总额的2%≤潜在错报<利润总额的5%,收入的0.2%≤潜在错报<收入的0.5%,非财务报告资产安全缺陷标准为500万元(含)至2000万元[31] - 一般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潜在错报<利润总额的2%且<收入的0.2%,非财务报告资产安全缺陷标准为50万至500万之间[32]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33]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33] - 公司对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有效性进行了自我评价[34] - 从评价基准日至报告发出日未发生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34] 未来展望 - 未来公司将继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等促进健康可持续发展[34]
星光股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