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制度适用范围 - 内部审计制度适用于中材科技及各级控股子公司[2] 审计责任与管控 - 董事长是内部审计工作第一责任人,加快建立总审计师制度[4] - 公司对内部审计工作实施统一管控,建立“上审下”体制[5] 审计频率 - 对所属子公司每3年至少轮审1次[9] - 对重点境外经营投资项目(投资额1亿美元以上)或重要境外企业(机构)每年至少审计1次[10] - 对资金中心等资金管理机构和重点金融子企业和高风险金融业务每年至少开展1次专项审计[11] - 对各级子公司领导干部任期内至少审1次[11] 审计经费与质量控制 - 内部审计机构履行职责所需经费列入企业年度财务预算[6] - 内部审计机构应建立健全有效质量控制制度,接受相关检查和评估[6] 审计流程 - 内部审计机构实施审计需提前5个工作日送达审计通知书,特殊业务可在实施审计时送达[17] - 被审计单位(或被审计人)对审计报告有异议,应在接到征求意见稿5个工作日内提书面意见[19] 审计报告与计划 - 内部审计机构年度审计计划等事项需向本级公司党委及董事会、上一级公司内部审计机构报告[14] - 内部审计机构应围绕公司年度重点工作制定年度审计计划,报公司董事会批准并报上一级备案[16][17] 审计结果应用 - 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经营业绩考核、领导人员考核任免奖惩重要依据[21] 整改责任 - 相关业务职能部门对业务问题整改负主管责任,内审机构承担监督检查责任[21] 问题处理与制度完善 - 各级公司应分析内审发现问题,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审计通报机制[23] - 被审计单位拒绝接受或不配合内审等情形,单位党委等责令改正并处理责任人[24] 子公司制度 - 子公司应根据制度制定具体内审制度及细则,报公司审计部备案[26] 制度实施 - 本制度经董事会审批通过后实施,原制度废止[26][27]
中材科技: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部审计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