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公司定义 - 全资子公司指公司直接投资且持股比例为100%的子公司[2] - 控股子公司指公司持股在50%以上等能实际控制的子公司[2] 投资审议 - 对外投资涉及资产总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50%以上等7种情形需董事会审议后提交股东大会审议[8][9] - 对外投资涉及资产总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10%以上等6种情形需经董事会审议并及时披露[10] - 除需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审议的投资事项外,其他投资事项由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审批[11] 特殊投资要求 - 达到需股东大会审议标准且交易标的为公司股权,应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审计基准日距股东大会召开日不得超六个月[11] - 达到需股东大会审议标准且交易标的为股权以外资产,应聘请资产评估机构评估,评估基准日距股东大会召开日不得超一年[11] 子公司投资流程 - 公司全资、控股子公司对外投资达标准,先经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再由子公司依内部程序批准实施[12] 投资限制 - 公司控股股东等持股5%以上相关人员与专业投资机构合作涉及资产安排,参照规定执行[15] - 公司将超募资金用于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后十二个月内,不得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17] 投资主体要求 - 投资主体须在6个月内督导实控标的项目完善公司章程,纳入党建要求[22] 投资论证内容 - 项目投资论证包括总投资额、进度、市场技术信息、预期损益收益、风险控制分析等内容[12] 共同投资披露 - 公司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无论金额大小均应及时披露,按最大损失金额履行审议程序[16] - 公司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相关公告应包含专业机构情况、基金情况等内容[17] - 公司与专业投资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应披露机构情况、协议条款等并揭示风险[18] 项目调整与管理 - 经公司审批的投资项目实施中重大调整需重新上报审批[21] - 投资主体对战略性投资项目达相应股比原则上应委派董监高并进行投后管理[22] 投资评价与审计 - 公司每半年对投资项目开展投后评价并形成专项报告[25] - 公司每年对上一年度重大投资项目开展后评价并形成专项报告[25] - 公司内审部门不定期对重大投资项目开展专项审计[25] 风险处理 - 投资项目发生重大风险时,投资主体应在5个工作日内书面上报专项处置报告[27] - 债务风险较高(资产负债率超过75%)的企业原则上不得因投资推高负债率[28] 投资处置 - 公司在特定7种情况下可处置投资资产,处置方式包括股权转让、解散清算等[30] - 投资处置需按《公司法》等规定办理,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30] 风险排查 - 各投资主体定期对投资项目开展风险排查并适时启动处置机制[30] 境外投资 - 境外投资行为应按《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履行核准及备案程序[33] 制度管理 - 本制度由公司董事会负责解释、修订,经审议通过后生效实施[34]
慈文传媒:对外投资管理制度(2024年4月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