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提供行业整体的投资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负债成本压降 - 通过降低存款成本,部分抵消了资产收益率下行的趋势 [2] - 2022年起多轮存款利率下行,存款久期缩短,存款和理财产品结合有助于提高收益率 [2] - 对公定期存款占比高的银行,停止"手工补息"后存款付息率下降更多,但存款是否会流失存在不确定性 [2] 存量按揭利率下降 - 显著减少了提前还款行为,缓解了资产荒环境下的净利息收入压力 [3] - 新申请的按揭贷款量在第三季度明显回暖,预计第四季度趋势将持续 [3] - 外资行在按揭贷款利率方面优势不明显,借款人可能会等待明年LPR重定价后再进行利率下调 [3] 资产摆布 - 前三季度对公贷款仍是主要增长动力,但部分银行零售贷款贡献有所增加 [3] - 一些银行在压降贴现票据投放以改善资产收益率,另一些则在对公流动资金贷款和贴现票据间寻求平衡 [3] - 监管对贷款投放仍有引导方向 [3] 存贷款规模增长 - 前三季度行业存贷款增速低于去年同期,部分银行存款市占率有所提升,但需平衡存款增速、流动性管理和息差盈利 [4] 资产质量 - 2024年对公资产质量问题不大,但个人经营贷款风险较高受关注 [4] - 关注率上升原因各有不同,部分是个别资产,部分是贷款组合增加导致的更严格认定标准 [4] - 银行普遍预计核销比例高于去年,核销结构有零售为主和对公零售各占一半的情况 [4] - 出于合规原因,催收力度和进度较前期有所弱化 [4] 其他净收益 - 多数银行认为国债收益率呈震荡趋势,将增强交易能力以把握市场波段 [4] 化债和收储 - 区位因素使得化债对这些银行影响不大 [4] - 收储需要政府和开发商就具体项目进行谈判,债权人角色众多诉求不同,难度较大 [4]
中国银行行业调研总结:息差及资产质量可控,零售和对公增长出现转换
2024-11-04 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