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1: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保险行业“强于大市”评级[4][9][53] 分组2:报告的核心观点 - 1979年国内保险行业恢复以来,在监管政策推动下,保险公司可投资资产范围扩大、投资行为更规范,目前形成以固收类资产为主、权益及其他类资产为辅的投资策略,后续若政策利好、房地产和资本市场回暖,投资收益有望改善,板块估值有修复空间[2] - 政策是影响保险公司投资策略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监管放开投资限制,可投资资产类别多元化,同时保险回归保障本源使资金对安全性要求提升,当前保险行业整体形成以固收类资产为主、权益及其他类资产为辅的投资策略,2024H1保险行业对银行存款、债券、股票和证券投资的配置比例分别为9.3%、47.5%、12.7%[6] - 上市险企的资产配置结构呈现“大同小异”特征,“大同”为资产配置结构较一致,固收类资产占主要比重,截至2024H1,4家上市险企对债券的配置比例在50% - 60%左右,“小异”为具体资产配置比例存在差异,新华、国寿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相对更高,截至2024H1,新华、国寿、平安、太保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为24.7%、24.1%、20.8%、18.6%[7] - 当前4家上市险企的投资策略呈现三大特征:债券配置比例有所抬升且严控信用风险(2023 - 2024H1,4家上市险企对债券的平均配置比例由53.9%提升至55.7%,债券信用评级基本为AA级及以上)、低波动高股息的股票更受青睐(2023 - 2024H1,4家上市险企的FVOCI股票占总股票的平均比重由19%提升至25%)、地产及非标的配置比例有所下降(2023 - 2024H1,4家上市险企对投资性物业、其他固收和权益类资产的平均配置比例分别由1.03%、13.43%降至0.95%、11.66%)[8] 分组3: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3.1政策如何影响险资的配置行为 - 1979年国内保险行业恢复后,监管政策推动下保险公司可投资资产范围扩大投资行为规范,目前形成以固收类资产为主、权益及其他类资产为辅的投资策略[13] - 萌芽期(2010年及之前):利好政策频出,保险资金可投范围不断扩大,1995年《保险法》规定保险资金投资范围保障安全性,之后监管逐步放开对多种资产的投资限制[13][14] - 发展期(2011 - 2016年):政策持续宽松,保险资金增配权益及非标,监管扩大投资范围、降低投资门槛、放宽投资比例上限等[17] - 整改期(2017 - 2018年):监管政策趋严,保险资金的配置相对稳定,保险资金运用乱象显现后监管加强管理,保险行业资产配置结构整体稳定但小幅减配权益类资产和其他投资[20][21][22] - 规范发展期(2019年至今):政策持续优化,保险资金注重风险防范,投资范围继续扩大,监管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设置差异化投资比例上限[23][24] 3.2上市险企的投资策略如何演变 - 上市险企的资产配置结构体现监管政策导向和险资偏好,整体呈现“大同小异”特征,“大同”为以固收为主、权益及其他投资为辅,“小异”为具体资产配置比例存在差异[27] - 中国平安:债券占比先降后升,股基占比相对稳定,投资资产规模持续增长,结构上主要配置固收类资产且权益类资产配置比重有所抬升,净投资收益率先升后降、总投资收益率波动较大[27][29][30] - 中国人寿:债券占比较为稳定,股基占比波动较大,投资资产规模整体增长,对固收类资产配置比例较为稳定、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整体有所抬升,净投资收益率更稳定、总投资收益率波动较大[31][33][34] - 中国太保:债券占比相对稳定,股票占比整体抬升,投资资产规模持续增长,对固收类资产配置比例高于其他同业且整体资产结构较为稳定,净投资收益率较稳健、总投资收益率与行业走势基本一致[35][36][37][38] - 新华保险:债券及股基占比均有所抬升,投资资产规模不断增长但增速略低于其他上市同业,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相对更高,净投资收益率较为稳定、总投资收益率波动性较大[39][40][41][42] 3.3当前上市险企的投资策略有何共同点 - 债券的配置比例有所抬升,信用债严控风险,2022 - 2024H1,几家上市险企对债券的配置比例均有提升,同时提高了对债券信用评级的要求,倾向于投资评级更高的债券[44][45][46] - 高股息股票的配置比例有所抬升,2011年以来上市险企股票投资比例相对稳定,近年来加大了对高股息股票的配置比例[47][48] - 地产及非标的配置比例有所下降,房地产市场承压和监管趋严等因素使保险公司降低对地产和非标资产的配置比例[50]
保险Ⅱ:保险公司的投资策略如何演变?
国联证券·2024-11-15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