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新泉股份:设立德国子公司,全球化进程加速
国联证券· 2025-01-07 15:50
投资评级 -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7]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新加坡新泉在德国慕尼黑投资3600万欧元设立新泉(欧洲)有限公司,并在德国拜仁州投资3000万欧元设立新泉(拜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注册地为德国拜仁州[5][12] - 在海外设立子公司有望提升公司产品品质和快速响应能力,进一步拓展拜仁州中高端外资品牌客户[5][12] - 公司2024Q3单季度收入实现历史新高,第三季度收入为34.4亿元,同比+28.1%,环比+10.4%,归母净利润2.7亿,同比+48.0%,环比+33.1%[12] - 2024年全年公司下游重要客户销量保持较高增速,其中吉利汽车/奇瑞汽车/理想汽车/比亚迪汽车,分别实现销量217.7/260.4/50.1/425.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0%/38.4%/33.1%/41.3%[12] - 公司是优质内饰件龙头,全球化和扩品类是公司收入和业绩持续扩张的核心[13] - 公司近年海外扩张节奏持续加速,2019年在马来西亚设立合资公司并建立生产基地,墨西哥新泉盈利改善,2024H1实现收入3.25亿元,2023年同期亏损-2.4万元[13] - 2024年完成对斯洛伐克公司的增资,在美国得州、德国拜仁州设立子公司,培育东南亚、北美和欧洲市场并推动公司业务辐射至全球[13] - 公司目前主要产品为主副仪表板、门内护板、立柱总成,还在往座椅背板和外饰件等方向拓展[13] 财务数据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132.1/172.0/208.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5.0%/30.2%/21.2%[14]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14.0/18.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6.7%/37.2%/33.7%,2023-2026CAGR为32.4%[14] - 2024-2026年EPS分别为2.09/2.87/3.84元/股[14] - 2024-2026年市盈率(P/E)分别为20.3/14.8/11.1[14] - 2024-2026年市净率(P/B)分别为3.8/3.2/2.7[14] - 2024-2026年EV/EBITDA分别为13.7/10.7/8.5[14] 财务比率 - 2024-2026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4.95%/30.21%/21.22%[18] - 2024-2026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6.66%/37.20%/33.67%[18] - 2024-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20.69%/20.78%/21.50%[18] - 2024-2026年净利率分别为7.75%/8.17%/9.01%[18] - 2024-2026年ROE分别为17.98%/21.02%/23.45%[18] - 2024-2026年ROIC分别为17.68%/19.67%/23.14%[18] - 2024-2026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3.96%/65.05%/63.66%[18]
检测服务行业2025年度投资策略:顺周期复苏,聚焦高景气度领域反弹机会
国联证券· 2025-01-06 18:30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建议:强于大市(首次) [8] 核心观点 - 2024年检测服务行业受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和下游需求偏弱影响,营收增速放缓,行业处于阶段性低谷 [5][10] - 2025年随着经济政策出台和公司业绩逐季改善,行业有望触底反弹,军工芯片等自主可控领域检测需求有望率先回暖 [5][12] - 检测服务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PE(TTM)为28.46倍,PB(LF)为2.4倍,低于近五年均值 [10][20] - 2024年12月制造业PMI为50.1%,显示制造业需求筑底并缓慢复苏,检测板块有望受益于顺周期景气复苏 [11][36] 行业现状 - 2024Q1-Q3检测服务行业收入同比增长3%,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9.5%,毛利率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 [28][29][30] - 2024Q3检测服务行业合同负债同比下降26%,存货同比上升12%,显示行业在手订单下滑明显 [34][35] - 2024年检测服务行业产能过剩,供需失衡导致检测服务价格下滑,拉低毛利率和净利率 [31][32] 未来展望 - 军工检测、卫星检测等自主可控领域检测需求有望率先回暖,2023年中央国防支出同比增长7.1% [40][41] - 集成电路检测需求增长,2024年11月电子元器件销售额同比增长24%,1-11月集成电路产量累计同比增长23% [42][43] - 新能源汽车销售持续增长,2024年1-11月销售1126万辆,同比增长36%,汽车电子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2万亿元 [44][45][46] - 飞行汽车技术发展有望拉动第三方检测试验验证需求,2026年eVTOL产业规模预计达到95亿元 [47][48]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军工芯片检测等高景气度领域率先反弹机会,受益标的包括华测检测、中国汽研、苏试试验等 [12][51]
建材建筑2025年度投资策略:政策或改善需求,重视供给侧变化
国联证券· 2025-01-06 18:25
政策与需求 - 2024年9月以来政策基调变化,地产政策以“止跌回稳”为核心,降准、降息等措施支撑房屋交易需求释放[11] - 2024年11月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面积单月增速转正,地产销售下跌动能预计大幅减弱[11] - 财政部10万亿化债政策落地,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发行特殊再融资债约4.1万亿元[11] 水泥行业 - 2024年7-11月全国水泥吨均价为403元,同比上涨31元/+8%,较2024年上半年上涨30元/+8%[11] - 2024年10月30日工信部出台产能置换新规,规范行业产能,中小企业或加速退出,行业景气有望持续改善[11] - 东北地区2024Q2水泥价格涨幅全国领先,南方2024Q3起加大错峰力度,2024Q4水泥价格显著回暖[16] 建筑行业 - 2024Q1-3建筑央国企新签/收入/归母净利增速中位数分别为+3%/-5%/-1%,预计化债工作推进将改善企业回款及资产质量[12] - 证监会市值管理文件出台,国资委对企业资本市场表现重视程度提高,建筑央国企估值有望改善[12] 新材料与药包材 - 玻纤2024年内完成两轮复价,行业景气预计持续改善,2025年玻纤产能新增动能减弱[13] - 药包材中硼硅玻璃渗透率持续提升,第十批集采注射剂品种数为历次集采最高水平,2025年主要增量释放[13] 投资建议 - 建材板块建议关注水泥龙头,非地产链材料板块建议关注玻纤、药包材等细分领域景气上行机会[14] - 建筑板块建议关注估值低、分红较好的央企及积极转型变革的企业[14]
医药生物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增量看空间,存量看结构
国联证券· 2025-01-06 18:25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建议:强于大市(维持)[7] 核心观点 - 医药行业进入后集采时代的新常态,存量看结构,增量看空间[5] - 未来1年维度建议重视创新药出海和左侧资产估值修复的潜在机会[5] - 医药板块的长期投资要把握医改背景下产业链利益再分配的存量结构性机会和老龄化和出海带来的增量机会[5] 增量看空间 - 医保、自费和出海三大空间支持医药长期发展[8] - 医保收入占GDP的比重为2.66%,预计未来会逐年提升[8] - 自费医疗市场随着经济实力提升而增强,有望成为医保外支付力量的有力补充[8] - 医药出海业务产业逐渐升级深化,实现从原料药、制剂和基础耗材到创新药和创新器械的出海模式升级[8] 存量看结构 - 医药存量市场主要体现在后医改时代医药产业链利益再分配带来的结构性投资机会[9] - 政策和产业共振引导产业链实现由药到医、由产品到服务、由仿制到创新、由辅助到刚需、从进口到国产、由渠道到产品的转变[9] - 在旧格局的打破和新格局的建立中,孕育了很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投资机会[9] 细分赛道的产业趋势和投资机会 - 传统药企通过快速新产品矩阵迭代来应对单品销售峰值天花板[10] - 需求和供给推动创新药出海持续享受海外产品放量及估值定价权[10] - 医疗器械平台化和国际化打开成长空间[10] - CXO国内外需求迎来温和复苏[10] - 中药板块从系统性投资时代进入精选个股期,经营质量和公司治理更为关键[10] - 医疗服务长期关注经营质量、近期关注消费复苏及政策预期[10] - 药品零售短期政策阵痛、长期享受处方外流和集中度提升的龙头效应[10] - 药品批发板块关注左侧绝对收益的投资机会[10] - 原料药淡化对价格的关注、回归需求端的成长性[10] 投资建议 - 2025年关注两条核心投资主线:高质量创新药出海和左侧资产的估值修复[11] - 全球TOP20药企的销售额前100的品种专利期还有5年的只占31%,需求确定,国内IND品种数量和质量都具备出海的基础[11] - 过去几年医药板块回撤较多,积累了大量左侧低估值资产,如CXO、消费医疗、药房等,关注左侧资产的需求韧性和估值修复[11] 投资聚焦 - 人口结构性老龄化背景下,医保收支不平衡压力凸显,近年来的医改政策多数都围绕合理调节医保开支的目标[12] - 医药产业链利益面临再分配的过程,部分医药企业的存量业务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也给投资端带来了影响[12] - 未来的医药投资需要适应后集采时代的新常态,把握利益再分配的变化方向,寻找医药板块的存量结构性机会[12] - 老龄化和出海的大背景下,医药产业仍然有很多具备增量发展潜力的细分领域[12]
理想汽车-W:2024年12月销量点评:年度交付破50万辆,AI助力下一阶段成长
国联证券· 2025-01-06 09:45
投资评级 - 报告对理想汽车-W(02015)维持"买入"评级 [5][7] 核心观点 - 2024年12月,理想汽车交付58,513辆,同比增长16.2%,2024年累计交付500,508辆 [5][12] - 2024年11月推出的3年0息方案显著提升了交付数据,12月交付环比增长20.1% [12] - 理想汽车智能驾驶持续升级,AI能力有望保持领先,未来AI或成为新方向 [12] - 理想汽车生态体系建设加速,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国已有502家零售中心和1727座超充站 [1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73/2054/280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9.0%/39.4%/36.3% [5][14]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5.3/142.4/237.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7.1%/67.0%/66.6% [5][14] - 预计2024-2026年EPS分别为4.02/6.71/11.18元/股,3年CAGR为40.6% [5][14] 基本数据 - 总股本/流通股本为1,992/1,992百万股,流通市值为191,312.02百万港元 [8] - 每股净资产为31.90元,资产负债率为58.71% [8] - 一年内最高/最低股价分别为182.90/68.65港元 [8] 股价走势 - 理想汽车-W股价在2024年1月至2025年1月期间相对恒生指数表现波动较大,最高涨幅40%,最低跌幅60% [10] 相关报告 - 报告提及了理想汽车2024年11月和10月的交付数据点评,分别发布于2024年12月3日和2024年11月7日 [11]
有色金属行业2025年度投资策略:供给受约束,看多顺周期
国联证券· 2025-01-02 17:45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有色金属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60][113][117] 核心观点 - 2024年电解铝供需缺口渐显,铝价上行通道将更加通畅 [102] - 铜矿端供给紧张逐步向冶炼端传导,看好铜价继续上行 [102] - 贵金属方面,降息周期叠加再通胀预期,支撑金价走强 [102] - 白银供需缺口放大,价格具备更大向上弹性 [102] 铝行业 - 2024年国内电解铝供需缺口预计为+2万吨,2025-2026年缺口分别为-40万吨和-47万吨 [91] - 2024年1-10月全国氧化铝产量为7069万吨,同比增长2.9%,截至2024年10月末,氧化铝建成产能为10402万吨/年,运行产能为8815万吨/年 [140] - 2025年预计将有1280万吨氧化铝产能集中投产,氧化铝紧缺格局或有所缓解 [2] - 2024年12月6日全国氧化铝均价为5751元/吨,同比上涨92.0% [2] 铜行业 - 2024-2026年全球铜需求量预计分别为2719/2802/2881万吨,同比增加64/83/79万吨 [34] - 2024-2026年全球精炼铜供给量预计分别为2756/2810/2866万吨,供需缺口分别为+37.6/+8.4/-14.3万吨 [35] - 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预计达到190-220GW,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预计达到17.5-20.3GW [28] 贵金属 - 黄金具有抗通胀属性,美国再通胀预期升温背景下,黄金配置价值凸显 [53] - 2024年全球央行净买入黄金预计为500吨,中国央行黄金储备预计为2400吨 [98] - 白银供需缺口放大,价格具备更大向上弹性,推荐全国矿产银龙头兴业银锡 [74] 其他 - 2024年初至2024年12月30日,申万有色金属行业指数涨幅为6.10%,跑输沪深300指数10.45个百分点 [109] - 2024Q3基金重仓持股市值居前的板块分别为铜、铝、黄金,持股市值分别为384.55/178.85/173.40亿元 [127]
策略周报:1月行情的配置思路
国联证券· 2024-12-31 18:25
市场趋势 - 历年春节前1月市场行情偏弱,收益预期偏低,部分年份有较大回撤风险[4] - 2025年1月暂无前瞻信号出现,需等待行情启动的催化剂[25] - 全A GLDI情绪指数较12/20下降14pct,最新读数为30%[40] 配置策略 - 低波动策略在历年1月表现出波动率较低且收益率不低[33] - 风格组合策略以红利为主,辅以质量和景气风格,大多年份有正超额收益[38] - 当前红利资产估值便宜,换手率处于相对高位但不极端[42] 行业表现 - 上周银行、石油石化涨幅居前,传媒、社会服务涨幅相对落后[50] - 石油石化、交通运输、国防军工、银行、非银金融、公用事业情绪热度上行[82] - 计算机GLDI情绪指数较12/20下降36pct,最新读数为21%[41] 风险提示 - 全球地缘政治重大变化可能导致全球市场风险偏好急剧变化[8] - 美联储降息不及预期可能影响市场流动性[8] - 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可能对市场产生负面影响[8]
如何看待11月生猪产能数据?
国联证券· 2024-12-31 18:10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建议:强于大市(维持)[11] 核心观点 - 11月母猪产能持续回升,春节后猪价或出现亏损 2024年11月末能繁母猪存栏4080万头,环比增长0.2%,同比下降1.9%,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4.6% 2024年8-10月份的新生仔猪数量比去年同期减少1.6%,但处于近年较高水平 2025年生猪供应开始进入宽松局面,猪价预计承压[8][16] - 推荐成本优势明显、出栏兑现度高的优秀养殖企业,如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 同时推荐后周期动保及饲料板块,如海大集团等[8][54] 行业数据 - 2024年11月样本点1能繁存栏环比增0.34%(前值0.56%) 样本点2能繁存栏环比增0.56%(前值0.27%)[18] - 2024年11月全样本能繁母猪存栏环比+0.36%(前值+0.39%) 其中规模场能繁母猪存栏环比+0.39%(前值+0.37%) 中小散能繁母猪存栏环比-0.67%(前值+1.06%)[20] - 11月份全国生猪出栏均价16.59元/公斤,环比下跌5.74% 截至12月26日当周全国生猪出栏均价15.42元/公斤,较上周继续下跌0.34元/公斤[45] 后续展望 - 2025年猪价或承压 2024年4月以来农业农村部能繁母猪存栏量整体增加,叠加行业生产效率提升,预计2025年8月之前生猪出栏量保持增长 2025年全年供应相对宽松,预计猪价承压运行[50] - 后续能繁存栏或处于稳定微增态势 养殖端对后市猪价预期乐观,叠加饲料成本较前期高点回落,育肥猪养殖有望逐步恢复盈利 当前猪病情况相对稳定,春节前需求好转有望支撑猪价[51]
保险行业2025年度投资策略:严监管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国联证券· 2024-12-25 17:45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保险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5][18] 核心观点 - 严监管背景下,寿险行业的负债成本有望边际改善,财险行业的盈利水平有望稳步提高 [14] - 利好政策加码有望支撑资产端环境改善,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有望继续改善,进而支撑板块估值修复 [14] - 当前保险板块的估值仍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具备向上修复空间 [14] 复盘:股价及业绩表现 - 截至2024年12月24日,保险指数的绝对收益为44.8%,相对沪深300指数的超额收益为28.7% [7] - 2024年以来,保险指数主要经历了3阶段的上涨行情,分别上涨14.7%、22.3%和53.0% [8][44][26] - 9M2024各上市险企的NBV增速延续向好,人保寿险、新华保险、太保寿险、平安寿险、中国人寿的NBV同比增速分别为113.9%、79.2%、37.9%、34.1%、25.1% [11] - 9M2024各上市险企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中国人寿(+194.1%)、新华保险(+116.7%)、中国人保(+77.2%)、中国太保(+65.5%)、中国财险(+38.0%)、中国平安(+36.1%) [33] 寿险行业展望 - 客户保本需求旺盛有利于新单销售,2025年寿险新单保费有望维持相对稳定 [18] - 随着个险渠道"报行合一"落地、产品预定利率继续下调,2025年NBV Margin有望进一步提升,支撑NBV延续正增 [18] - 寿险公司通过压降万能险结算利率、调整产品结构等举措改善负债成本,利差损风险有望持续化解 [65][67] 财险行业展望 - 监管趋严叠加大灾损害提升下,费用竞争趋缓,2025年财险费用率有望继续改善 [81] - 风险减量服务助力防灾减损,赔付率有望改善 [102] - 新能源车险综改有望加速推进,新能源车险盈利水平有望改善 [105][107] 投资端展望 - 地产风险化解助推保险资产质量改善,保险公司对房地产资产的配置比例有所下降 [128] - 低利率下,险资增配债券及高股息股票,以缓解资产负债匹配压力 [129][149] - 新准则下,保险公司加大了对债券的投资比例,人身险公司对债券的配置比例相对更高 [148] 个股推荐 - 重点推荐新华保险、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平安、中国财险、中国人保 [140]
《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等点评
国联证券· 2024-12-24 16:15
政策背景 - 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3] - 中国结算发布《关于对沪、深市场 A 股分红派息手续费实施优惠措施的通知》[3] 政策目标 -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规范央企开展市值管理[3] - 推动中央企业高度重视控股上市公司市场价值表现,维护投资者权益[6] 具体措施 -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改进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基础[6] - 开展有利于提高投资价值的并购重组是提升市值的重要手段[6] - 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全面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主动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6] - 中国结算对沪、深市场 A 股分红派息手续费实施减半收取,即按照派发现金总额的 0.5‰收取,手续费金额超过 150 万元以上的部分予以免收[6] 风险提示 - 经济出现重大变化,如消费、财政收入等经济数据出现波动[18] - 政策效果不及预期,如降息、降准等政策实际效果不及预期[18] -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如财政支出等对经济增速的影响不及预期[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