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共同的全球定义是工业向净零转型的关键推动因素,能为政策提供基础,减少私营部门的不确定性,促进全球市场的清晰沟通和协调 [12][13][23] - 近零排放和低排放材料的定义具有不同但互补的功能,分别激励与净零能源系统兼容的技术发展和向近零目标的渐进式减排 [14][34] - 关于定义原则和近零排放阈值的共识正在形成,低排放定义的方法则更为多样,需要明确沟通和透明度 [15][18] - 现有排放测量方法和报告工具可用于促进净零转型,但需要更新和修订以确保互操作性和净零兼容性 [20][2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定义:工业脱碳的关键推动因素 - 近零和低排放材料的定义为政府的多项政策提供基础,有助于解决工业转型的具体挑战,补充和加强更广泛的政策 [23] - 目前缺乏国际定义共识导致私营部门的不确定性,全球定义对齐具有多种优势,可作为各国根据自身情况使用的工具 [24][25][26] - 近零和低排放定义有助于实现不同的政策目标,应明确区分,本文件为定义提供原则、阈值方法和测量方法的指导 [34][35] 2. 定义原则 近零排放定义原则 - 应具有雄心勃勃、稳定、技术中立、全球一致、物理、透明和可访问等特点,以确保与净零目标兼容并促进市场信号传递 [16][42][43] 低排放定义原则 - 应具有雄心勃勃并明确沟通雄心水平、信号需要逐步改进、技术中立、全球连贯同时考虑区域起点、明确沟通监管链、透明和可访问等特点,以支持向近零目标的过渡 [53][54][55] 原则总结 - 近零和低排放定义的原则平行但适应不同目的,近零定义原则更精确严格,低排放定义考虑更广泛的适用性和多样性 [60][61] 3. 近零排放定义的新兴共识 钢铁阈值 - IEA定义的钢铁近零排放阈值为根据金属投入的废钢份额,在100%铁时为400 kg CO2 - eq/吨粗钢,100%废钢时为50 kg CO2 - eq/吨粗钢,多个标准和倡议采用了类似阈值 [63][69][70] 水泥和混凝土阈值 - IEA定义的水泥近零排放阈值为根据熟料与水泥的比例,在100%熟料时为125 kg CO2 - eq/吨水泥,无熟料时为40 kg CO2 - eq/吨水泥,多个倡议采用了类似阈值,GCCA还提出了混凝土的近零排放阈值 [64][78][85] 综合与可能的下一步 - 各组织和倡议在近零排放强度上的趋同表明在钢铁、水泥和混凝土的近零排放定义上正在形成共识,可作为国家政策发展的国际参考 [89] - 下一步包括利益相关者咨询、等效性确定和政策采用 [90][91][92] 4. 低排放定义的新兴方法 - 低排放定义的方法更为多样,IEA提案关注低于最佳可用技术(BAT)的排放性能,有五个等级,其他提案包括多类别框架、最佳表现者认可和符合全球净零轨迹的表现认可 [94][95][97] - 设计低排放阈值时需要考虑政策目标、输入材料差异、最佳表现者定义的更新、全球值的适用性和政策应用范围等因素 [103][104][106] 5. 基础测量方法的互操作性和净零兼容性原则 - 排放测量方法是定义和工业转型机制的基础,应尽可能使用现有方法和工具,避免不必要的碎片化 [111][112] - IEA提出的净零测量原则可指导现有方法的修订,以实现互操作性和净零兼容性,包括促进设施间的同类比较、产生连贯和可互操作的结果、具有全面透明的排放边界和范围、应用净零兼容的会计规则和激励使用可审计的测量数据 [115][116][118] 6. 基础测量方法的未决问题和潜在下一步 会计规则的关键未决问题 - 包括CCUS的会计处理、水泥生产中化石燃料和混合废物的排放强度归因、高炉矿渣副产品的生产和使用的经济分配、电网电力排放的会计方法等 [121][122][123] 实现互操作性和净零兼容性的下一步 - IDDI秘书处提出了协调产品类别规则的详细建议,钢铁标准原则论坛继续讨论互操作性,各国政府也在开展相关工作 [127][128][131] - 提高方法互操作性的可能途径包括增加政府、行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ISO过程的参与,未来还需考虑数字工具的使用、增加原始/特定数据的可用性和使用以及提高二级数据的质量、可访问性和一致性等相关主题 [141][142][144]
近零排放和低排放钢铁和水泥的定义以及基础排放测量方法(英)2024
国际能源署·2024-11-18 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