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兼谈商保及中国医疗体制改革:公平和效率
2024-11-29 11: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无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医疗体制改革在过去12年实现了医疗公平可及,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高水平的医疗可及性和一定水平的医疗质量[2] - 三医联动是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显著成就,在公平可及的基础上推动体制效率提升,促进高质量创新[2] - 实现一定预算下的最大临床获益,建立多层次的支付体系是最优解,参考德、日、美、英,中国将逐渐巩固基本医保参保粘性、补充商保、长护险等短板、优化创新药定价机制,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2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家医疗体系的不可能三角与制约关系 - 国家医疗体系的不可能三角包括可及、成本和质量,三者相互制约[4] - 中国以1/4于美国的成本,实现了极高的医疗可及,以及一定水平的医疗质量[5] 医疗保障的核心是平衡支付和临床获益 - 全球医疗保障体系四种模式中,"英国式"和"日本式"公平可及性最高;"美国式"医疗水平最高,药品自由定价;"德国式"在公平可及的基础上,实现最大程度的高效和鼓励创新,建立了最完善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22] - 中国当前近似德国,已逐步建立起城乡社会医疗救助为保底、城乡居民医保和城镇职工医保为主体、商业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保体系[22] 三医联动是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路径 - 三医联动即医保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联动,旨在解决医改政策碎片化问题,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水平[24] - 2009年开始的新医改核心是建立三医联动的协同治理机制,实现药品、医疗服务价格的合理调整,提升资源配置效率[24] 公平性得到基本满足,下一个十年发展创新 - 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受需求增长、政策周期、创新周期影响,当前公平性基本得到满足,下一个十年迎来医保、医疗、医药的创新阶段[27] - 老龄化加深下,我国医疗卫生需求持续增长,截至2023年,中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达到96亿[27] 基本医疗保险和医药行业的增长高度相关 - 2009-21年医保支出与医药行业发展长期正向协同,中国医药制造业经历快速扩容、去粗存精,进入创新与国际化阶段[30] - 2022年药品集采"简易续约"规则出台,器械和设备贴息贷款政策出台进一步扩大医疗新基建的规模,耗材集采的入围机制趋于缓和三方面利好政策集中出现,有助完善集采和续约整体规则,促进医药行业发展[30] 中国逐渐建立1+3+N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 "1"即构建以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和医保大数据为核心的医保基础设施及服务能力;"3"即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梯次减负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体系;"N"即引导支持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等其他保障力量发挥作用[34] - 主体层为基本医保,2023年收入规模3.4万亿元;托底层为城乡社会医疗救助,支出规模为745亿元;商保作为补充层,收入规模9035亿元[34] 基本医保参保水平相对稳定,需提高居民医保粘性 - 2022-23年医保参保质量提升,2023年继续剔除跨省重复参保1600万人,考虑"去重"影响后,参保人数在2023年实际净增约400万人,参保质量进一步提升[37] - 政策强调建立基本医保参保长效机制,2024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完善居民医保参保奖惩机制[37] 商保:重疾险确诊即赔付,医疗险报销医疗费 - 商业保险分为财产险、意外险、健康险、寿险四大类,健康险又分为医疗险和重疾险[39] - 医疗险根据医疗费用,如治疗费、住院费、医药费等;重疾险确诊即赔付,只要确诊疾病符合条款,就可以一次性获得保险金,用于治疗、家庭开支、误工损失、失能损失、康复等[39] 商业健康险存在阶梯式差异,重疾险为主体 - 重疾险:长期健康险,价格高,平均在5000-10000元/年,针对以肿瘤为主的重疾的终身保障,保额大多为50万元[43] - 百万医疗:短期医疗险,价格中等,平均在1000-2000元/年,保障范围广,涵盖门诊、住院、手术、特药、重疾等,保额平均在200-600万元[43] 中国商业健康险是蓝海市场,当前存在的问题 - 商业健康险规模尚小,未充分发挥与筹资水平相应的赔付力度,2022年,基本医保基金收入3.1万亿元,支出2.4万亿元;商业健康险保费总收入8,653亿元,赔付金额3,600亿元[46] - 主流产品将非标体"拒之门外",保障范围与医保差异化不足,健康告知严苛,承保人群有限,真正需要健康保障的人群无法加入[46] 上海商保创新,推动解决产品设计、核保、核赔问题 - 2023年7月上海医保局印发《上海市进一步完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28条新政",政策对商保发展、药械创新等核心话题提出28条落地措施[52] - 上海成果:2023年"沪惠保"参保人数超450万人,不限年龄、职业、健康状况、既往症人群均可投保,取得了突出成效[52] 医疗体系的公平和创新,需要打通最后一公里 - 中国医疗卫生体系的现状:基本医保参保13.3亿人,覆盖95%的人口,拥有3.8万家医院,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成效显著[54] - 中国医疗卫生体系的问题: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城乡和西部地区在医疗资源配置和服务质量上存在差距;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在长期护理和慢性病管理方面的服务能力有待完善[54] 医药领域的公平和创新,需要多元支付和优化定价 - 中国创新药支付的现状:2018年医保局成立以来,医保对创新药的支付从几乎为零增长至2023年的约800亿元,逐渐发展商保支付[59] - 中国创新药行业的问题:基础医学和转化医学薄弱,在基础医学方面,2023年中国基础研究经费2259亿元,推算投入基础医学不超过100亿元;2023年美国仅NIH年度科研预算达到约480亿美元,其中80%投入医学前沿基础研究领域[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