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行业的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并维持该评级 [1] 核心观点 - 碳/碳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尤其是在耐高温性能方面,3000℃以上仍保有结构强度,是目前唯一具备此特性的材料 [8][42] - 碳/碳复合材料在军用端的应用场景包括导弹鼻锥、发动机喷管喉衬、飞机刹车片等,均具有工作温度高、工作时间短的特征 [10] - 碳/碳复合材料的制造周期长、成本高,且高温氧化烧蚀严重,限制了其在长航时服役中的应用 [16] - 碳/碳复合材料产业链中,下游应用端以国央企为主,竞争格局分散,中上游以民企为主,竞争格局集中,其中江苏天鸟在异形预制体领域竞争格局最优 [10][97] 碳/碳复合材料的发展历程 - 碳/碳复合材料在飞行器热防护系统的应用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抗氧化碳基复材、抗氧化碳/碳复材、涂层改性碳/碳复材、降热型碳基复合材料 [7] - 碳/碳复合材料在3000℃以上仍保有结构强度,理论最高使用温度高达3500℃,适用于极端苛刻条件下的航空航天领域 [8][42] 典型应用场景 - 碳/碳复合材料在军用端的应用包括导弹鼻锥、发动机喷管喉衬、飞机刹车片等,均具有工作温度高、工作时间短的特征 [10] - 飞机刹车片方面,碳/碳复材的使用寿命为粉末冶金刹车片的4倍,已广泛应用于军民用飞机 [23][47] - 火箭喷管喉衬需承受3000℃高温,碳/碳复材为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喉衬的首选材料 [48][50] 碳/碳复合材料与其他材料的比较 - 碳/碳复合材料与石英纤维、陶瓷基复合材料相比,具有不同的应用场景:碳/碳复材适用于无末制导的洲际导弹鼻锥,石英纤维更适用于雷达罩 [2][62] -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工作温度比镍基高温合金更高,适用于发动机燃烧室、尾喷管等高温、长寿命工作环节 [65][67] - 碳/碳复合材料与碳纤维相比,含碳量更高、含氧量更低,抗高温能力更强 [94] 碳/碳复合材料产业链 - 碳/碳复合材料产业链中,下游应用端以国央企为主,竞争格局分散,中上游以民企为主,竞争格局集中,其中江苏天鸟在异形预制体领域竞争格局最优 [10][97] - 江苏天鸟为国内最大的碳/碳预制体供应商,主要产品为碳纤维预制件和特种纤维布,广泛应用于碳/碳复合材料领域 [109] 代表性公司 - 江苏天鸟为国内最大的碳/碳预制体供应商,主要产品为碳纤维预制件和特种纤维布,广泛应用于碳/碳复合材料领域 [109] - 航天一院703所为碳/碳复合材料下游核心客户之一,采购织物体量较大,累计节省成本1.8亿元 [75][108]
新材料专题2:碳/碳复材专题及其他隔热材料的比较分析
国联证券·2024-12-22 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