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企业竞争图谱:2024年Robotaxi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头豹研究院·2024-12-23 20: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Robotaxi产业处于技术革新与市场拓展双重驱动下,上中下游各环节紧密联动,未来将引领城市交通转型,推动智慧城市发展 [22] - 产业链上游软件需发展,硬件集成成趋势;中游要优化运营,加强盈利能力;下游应以需求为导向,加强消费者体验 [17][18][19] - 行业技术创新聚焦于人工智能算法、传感器融合及车辆控制系统优化,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向L5级迈进,成本有望下降,发展潜力大,但全面商业化面临挑战 [47][51][52] 各部分总结 行业定义 - Robotaxi是由自动驾驶系统控制的共享出行方式,即无人驾驶出租车,利用高级自动驾驶技术(如L4级)自主行驶,替代传统出租车服务 [28] 行业分类 - 合作模式:科技企业负责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和集成,传统车企提供车辆设计、生产、测试等基础设施,代表企业有文远知行、小马智行、元戎启行等 [30] - 自研模式:企业自身负责研发自动驾驶技术与车辆制造,代表企业有百度、AutoX、小鹏汽车、特斯拉等 [48] 行业特征 - 技术创新驱动:聚焦人工智能算法、传感器融合及车辆控制系统优化,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由L4向L5迈进 [51] - 用户体验为主:重视用户体验,允许个性化设置,通过智能调度和大数据优化车辆分布,未来将提供完善人机交互功能 [38] - 发展潜力巨大:随着技术进步、成本下降及政策支持,市场有望快速增长,但全面商业化需降低成本、扩大覆盖范围并提升技术可靠性 [52] 发展历程 - 萌芽期(2009 - 2016年):谷歌、通用汽车、百度等公司成立自动驾驶研发部门,奠定基础 [53][54] - 启动期(2016 - 2017年):Uber、Waymo、百度等开展道路测试,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国内科技公司成立 [43][53] - 高速发展期(2018年至今):企业经历自动驾驶落地、Robotaxi无人化等发展过程 [41] 产业链分析 - 上游:为行业发展基础支撑体系,包括自动驾驶软件供应商与整车制造商。软件需扩展场景或选用新型算法,硬件集成成趋势 [17] - 中游:是技术与商业的衔接,主要为出行服务平台。存在运力不足与盈利有限问题,可通过优化造车成本、降本增效、优化车辆调度来解决 [18] - 下游:核心用户为中青年群体,对自动驾驶技术好奇且接受度高,出行目的多样,但部分消费者因价格因素仍倾向传统出行服务,产业链上中游应根据反馈优化体验 [19][20] 行业规模 - 2022 - 2024年,市场规模由1亿人民币增长至3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73.21%;预计2025 - 2030年,由6亿人民币增长至4888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282.12% [58] - 历史变化原因:软件算法与感知硬件进步,硬件成本降低 [69] - 未来变化原因:技术进步、政策完善、消费者接受度提高、生产成本下降,但短期内全面商业化困难 [59][70][71] 政策梳理 - 《交通运输部关于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的发展目标,推动自动驾驶技术产业化落地 [74] - 《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明确适用范围、运输管理原则、经营场景及条件、经营主体资质等,为商业化应用提供支持 [77][94] -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构建智能汽车多体系,推动智能汽车发展 [79] -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3版)》:构建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促进行业发展 [96] 竞争格局 - 梯队情况:萝卜快跑占据第一梯队,运营车辆超1500辆,覆盖12个城市;第二梯队企业布局于2016 - 2017年,覆盖2 - 6个城市;第三梯队有T3、如祺出行,未来有望赶超 [98] - 形成原因:法规完善带来商业化浪潮,参与模式不同,市场需求驱动,运营车辆可能变化 [82][83][84][100] 企业分析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国内最先布局Robotaxi产业,在智驾技术与整车成本方面有优势,旗下萝卜快跑商业化进程领先,市场覆盖广泛 [106][121] - 广州文远知行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附加感知套件,传感器套件有创新设计,收入来源于产品和服务,可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108][109] - 北京小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与汽车巨头合作,推动技术成熟稳定,自研自动驾驶汽车,提供智能驾驶业务 [113][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