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智能硬件:技术创新与智能融合,引领智能硬件新纪元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头豹研究院·2024-12-26 19:43

行业投资评级 - AI智能硬件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预计2024年至2028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4.35% [23][27] 核心观点 - AI智能硬件行业应用领域广泛,涵盖智能家居、自动驾驶、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未来将朝着更高的集成度、更低的能耗和更强的计算能力方向发展 [2][11] - 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驱动产品快速迭代,5G、边缘计算等技术的普及将进一步拓宽应用场景 [2][13] - 未来智能汽车普及、车载终端增长及受教育人数上升将成为推动市场规模扩大的关键因素 [27][43][68] 行业分类 - AI智能硬件行业按应用领域可分为AI智能移动硬件、AI智能娱乐硬件、AI智能运动硬件、AI智能教育硬件、AI智能安防硬件、AI智能机器人及其他AI智能硬件 [7][8][9][10][29][30][31] 行业特征 - AI智能硬件行业具有应用领域广泛、受需求驱动发展、产品迭代周期短的特征 [11][13][34] - 消费者对智能、便捷、高效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13] - 技术进步如AI算法、传感器技术、5G等加速了产品迭代 [34] 发展历程 - AI智能硬件行业经历了萌芽期(2007-2013年)、启动期(2014-2022年)和高速发展期(2023年至今) [15][16][17][35] - 智能手机的出现加速了智能硬件生态系统的形成 [36] - 2023年,各大厂商如华为、小米、OPPO等纷纷推出集成大模型的智能硬件产品,进一步推动了行业发展 [38] 产业链分析 - AI智能硬件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技术与组件供应,中游为生产与解决方案服务,下游为应用环节 [18] - 未来原始设计制造商(ODM)在AI智能硬件产品制造中的比重将持续提升 [19][39] - 上游厂商包括中芯国际、华工科技等,中游厂商包括海尔智家、小米、华为等 [20][22] 市场规模 - 2018年至2023年,AI智能硬件行业市场规模从1.52万亿人民币增长至2.18万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7.51% [23] - 预计2024年至2028年,市场规模将从2.49万亿人民币增长至4.26万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14.35% [23][27] - 2023年,中国3C产品市场复苏,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脑的出货量显著增长,推动了AI智能硬件市场的扩张 [24][42] 政策影响 - 国家政策如《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等,推动了AI智能硬件行业的技术创新和标准化建设 [46][48][71] 竞争格局 - AI智能硬件行业市场集中度高,头部企业如海康威视、TCL科技等通过广泛覆盖多个行业领域,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49][50][73] - 领先企业通过拓展海外制造基地和搭建全球供应链,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51][74] 企业分析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智慧城市、公共安全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场景,2023年营收规模达到612.8亿元 [53][54][79] -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半导体显示、智能终端产品和新能源光伏领域,2023年营收规模为1.3千亿元 [53][61] -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在智能语音和语言处理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2023年营收规模为126.1亿元 [7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