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消费发展 - 数字消费发展势头强劲 各类数字消费业态发展"热力十足" 2023年直播电商平台销售额增长60.6% 在线旅游 在线文娱票务和在线餐饮销售额合计对网络零售总额增长贡献率达到23.5% [3][5] - 数字内容产品消费爆发式增长 截至2023年底 网络文学 网络音乐 网络视听产品的用户规模分别达到5.37亿 7.15亿 10.74亿 其中网络视听网民使用率达98.3% [5] - 在线服务消费推进数字资源高效配置 截至2023年底 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4.14亿 占网民整体的37.9% [5] 数字消费行为特征 - 数字消费态度积极 供给满足程度高 高达96.7%的受访者愿意进行数字消费 "90后"和"00后"成为数字消费市场蓬勃发展的中坚力量 [10] - 网络直播 兴趣社群购物成新趋势 网络直播购物和兴趣社群购物占比分别为55.8% 44.9% 90后更看重与主播之间的即时互动 将其视为一种情感表达和社交活动 [13] - 老年群体数字消费意愿持续激发 86.7%的老年受访者主要通过传统电商平台购物 46.7%的老年受访者表示网络直播购物已成为其主要购物渠道之一 [15] 数字消费者权益保护 - 强化数字消费者安全感 2024年正式出台并施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积极回应数字消费中的直播带货 刷单炒信 变相搭售 自动续费 不合理限制退赔等新问题 [8] - 深入推进APP治理强化权益保护 工业和信息化部累计责令整改1.9万款APP 公开通报4700多款违规APP 下架950余款整改不到位的APP [27] - 自律公约促数字消费环境改善 2024年7月 35家企业积极响应达成《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合规自律公约》 [28] 人工智能与数字消费 - 人工智能应用提出权益保护新要求 48.8%的受访者期待人工智能的训练数据来源合法 使用科学 避免未经同意收集使用数据 数据及隐私泄露风险等 [37] - 应对滥用风险 深化"以技治技"工具应用 通过深度伪造检测工具识别检测图像或者音频的伪造痕迹 在数字内容中嵌入水印或隐写记号 追溯 检测和揭露被AI篡改的内容 [40] - 推进包容性发展 构建敏捷协同治理体系 开展分类分级治理 明确人工智能监管的基础性原则规则 设定容错试错机制以鼓励创新 [41] 线上线下融合消费 - 线上线下融合消费模式深受消费者喜爱 既有线上下单 线下交付的网购形式 也有线下实体的数字升级改造 线上空间的虚拟感知体验等 [66] - 跨域交互的特点要求线上线下联动保护 线上平台端承担信息媒介 支付订购等功能 线下实体端进行具体的产品交付或服务提供 需明晰相互间责任 协同发力提供保护 [44] - 促进线上线下消费更好融合 增强线上线下的连接性 加强线上线下商品"同质""同标"建设 保证不同渠道享有同等质量服务 [47]
数字消费者权益保护蓝皮书(2024年)
中国信通院·2024-12-30 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