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产业链 - 预计2025年生猪供给增量但速度缓慢,需求端在消费鼓励政策的提振下存在改善预期,预计2025年生猪均价相比2024年下行,但仍维持在合理盈利区间,预计生猪均价15-16元/公斤 [1] - 非洲猪瘟后,生猪养殖结构出现变化,表现为规模化程度快速提升和短期养户增多,行业产能窄幅波动,对应生猪供需矛盾减弱,猪价波动幅度收窄 [1] - 成本是猪企能否实现行业超额收益和长期成长的核心要素,具备成本优势的企业有望维持温和扩张,而落后产能将进一步淘汰 [1] - 2025年板块和头部企业估值有望修复,成本优势明显的头部企业具备长期投资价值,重点推荐头部猪企牧原股份,其他相关标的温氏股份、神农股份、天康生物等也有望受益 [1] - 动保、饲料作为生猪产业链的后周期板块,需求量有望随存栏上行逐步改善,饲料成本压力趋缓,而动保价格竞争激烈,具备研发能力的优质企业有望破局 [1] 家禽养殖与水产 - 2025年白羽肉鸡海外引种因禽流感疫情再添变数,25Q1海外引种或大幅减少,国鸡品种再赢发展机遇 [13] - 2022年引种缺口仍然给行业种鸡供给带来结构性短缺,冬季"鸭疫"或带来产能优化,商品代鸡苗价格有望保持景气 [13] - 毛鸡和鸡肉价格受国内消费复苏的弹性较大,海外市场拓展有望带来需求新增量,2025年有望迎来筑底反弹 [13] - 黄鸡经历产能出清,在产产能处于相对低位,供给端仍有支撑,预计饲料成本维持低位运行,黄鸡盈利有望维持景气 [13] - 2024年部分水产品价格回暖,鱼粉价格高位回落,养殖盈利改善,叠加消费小幅改善预期,2025年旺季水产品投苗量有望增长 [14] - 具备配方研发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的头部饲料企业竞争力有望持续提升国内市场市占率,并在海外市场中复制成功经验,攫取新的收益,建议关注海大集团 [14] 宠物消费 - 宠物食品出口业务经过2018-2019年关税风波,全球化的产能布局已显著提升了抗风险能力,国内市场消费维持稳健增长,行业规模持续扩张 [5] - 国货崛起趋势明显,国产品牌已逐步成为消费主流,各个国产品牌持续顺应健康化、精细化的消费趋势,把握新型主粮品类,推出符合消费需求的新产品,市占率和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5] - 动保企业宠物产品矩阵逐步完善,国产宠物动保产品有望逐步实现国产替代,宠物药苗有望给动保企业带来第二增长曲线 [5] - 推荐关注宠物产品布局领先的企业普莱柯、生物股份、科前生物等 [5] 种植与种业 - 2025年农产品或作为重要的关税反制手段再次引起市场关注,关税变化会对部分农产品价格产生影响,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性再次提升 [19] - 转基因种子2024年进入产业化示范阶段,允许种植的省份扩大至8个,种植面积约1000万亩,2024年转基因玉米制种面积约20万亩,预计2025年产业化推广将进一步扩大 [19] - 转基因商用落地将重塑种业竞争格局,优势企业有望通过内生和并购等多种模式持续扩大优势,提升行业市占率,并逐步兑现收入业绩 [19] - 推荐关注较早布局转基因种业、技术和品种储备领先的龙头企业大北农、隆平高科,其他相关标的登海种业、荃银高科等 [19] 通信行业 - 2025年卫星互联网进入产业化落地阶段,边际变化最为显著,看好星地融合、基站上星、低轨卫星高集成等趋势下的新兴技术供应厂商 [7][23] - 5G和卫星融合是重要发展目标之一,信科移动公司在5G非地面网络专利族数量上排名第五位,在卫星互联网领域具备独特的先发优势 [9] - 相控阵天线是低轨卫星核心载荷之一,多波束相控阵天线具有高灵活性和宽角度扫描等优点,银河航天已完成国内首批星载毫米波AiP瓦式多波束相控阵天线的批量研制 [9] - 激光星间链路成为星间路由主流技术方案,国内"星网"、"鸿雁"、"虹云"、"行云"以及"天地一体化"星座也在积极将激光星间链路应用到低轨卫星星座中 [9] - 卫星互联网产业链相关标的包括信科移动、臻镭科技、上海瀚讯、铖昌科技、海格通信、国博电子、华力创通、雷电微力、普天科技、盛路通信、通宇通讯等 [10] 锂电行业 - 2025年锂电行业供需格局不断改善,基本面回归机遇以及诸多新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持续演绎将是驱动板块上涨的主要驱动力 [34] - 电池环节因需求端定制化程度高带来较强议价能力,预计2025年板块盈利仍将维持回暖向上趋势,龙头企业凭借差异化产品溢价+海外业务增量贡献,盈利能力提升趋势持续领先二线厂商 [34] - 高压快充技术相对成熟且满足当前补能需求痛点,2024年已成为高压快充放量元年,电池环节具备高压快充性能的产品有望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带来的超额利润 [35] -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已呈加速趋势,2025年固态电池技术仍是板块潜在催化之一,具有固态电池技术先发优势且应用端领先落地的电池企业将主要受益 [65] - 快充性能需求的不断提高将迎来诸多材料端的升级革新,负极升级方向为多次造粒、表面碳包覆等,新型导电剂碳纳米管性能更优,有望实现对传统导电剂的替代 [67]
东兴证券:东兴晨报-20250102
东兴证券·2025-01-02 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