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5年我国生物制造行业发展形势展望
赛迪·2025-01-06 17:40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生物制造行业在食品、医药、材料、化工及能源等领域快速渗透,预计2025年行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技术创新和投融资保持较高热度 [1] - 2025年生物制造行业将迎来发展黄金机遇期,需夯实产业创新体系、要素支撑体系、管理服务体系 [3] - 2023年我国生物制造核心行业规上企业营收规模约1万亿元,2024年1-10月生物基淀粉基新材料制造、生物基化学纤维制造规上企业营收同比分别增长47.7%、23.8% [4] - 2025年生物制造行业技术创新将持续活跃,中试转化需求广阔,各地政府及龙头企业将布局建设一批生物制造中试平台 [6] - 2025年地方政策或迎来高峰年,省级层面生物制造赛道布局将更加清晰,园区、区县层面支持力度将加强 [10] - 2025年行业投融资预计保持较高热度,技术装备和细分行业领域将受到更多关注 [12]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3年我国生物制造核心行业规上企业营收规模约1万亿元,约为美国的30%、全球的10%-15% [4] - 2024年1-10月生物基淀粉基新材料制造、生物基化学纤维制造规上企业营收同比分别增长47.7%、23.8%,生物药品制造同比增长4.7%,规模超过2300亿元 [4] - 2025年生物制造行业规模将持续扩大,材料、生物基化学品、食品添加剂等领域有望保持加速增长 [4] 技术创新与转化 - 我国生物制造领域产业科技创新活跃,部分新产品新技术实现了与发达国家并跑或领跑 [5] - 2014-2023年我国在工业生物技术领域发表论文数量高居全球首位,占全球PCT专利申请数量的13.2% [6] - 2025年行业前期积累的原始创新成果将迎来产业化应用的重要发展期,中试服务和成果转化能力将成为各地吸引企业集聚发展的重要核心能力 [6] 地方政策与布局 - 2021-2024年各省、市发布生物制造相关政策超过60项,多聚焦自身资源禀赋、特色优势、产业基础、科技资源 [10] - 2025年地方政策或迎来高峰年,省级层面生物制造赛道布局将更加清晰,园区、区县层面支持力度将加强 [10] 投融资与资本市场 - 近年来我国有百余家行业企业获得资本市场融资,形成一批年销售额超100亿元企业和超10亿元大单品 [11] - 截至2024年11月我国生物制造相关领域创业投资近300笔,较2023年全年数量提升超过三成 [11] - 2025年行业投融资预计保持较高热度,技术装备和细分行业领域将受到更多关注 [12] 关键技术装备与研发 - 合成生物学上游使能技术方面仍落后于海外,国内三代基因测序技术跟进型研发起步较晚 [14] - 核心技术和部分前沿交叉技术存在差距,我国除环状RNA合成技术与美处于并跑外,其他多处于跟跑阶段 [14] - 生物数字化技术领域创新竞争加剧,海外机构算法准确度、数据积累等已逐步体现领先优势 [14] 关键装备与国际经贸环境 - 高精度传感器基本被国外产品垄断,国产传感器在灵敏度、稳定性和可靠性上与国外产品差距较大 [16] - 生物反应器国产化率仍较低,与国际品牌仍存一定差距 [16] - 需警惕关键设备供应风险,加强对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政策趋势跟踪研判和影响分析 [16] 新产品市场准入与推广 - 食品产品安全评价评估标准和细则待优化,新产品注册审批流程仍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 [17] - 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产品审批上市流程长,创新成果商业化进程缓慢 [18] - 医疗器械及原料领域审批难度大,传统注册框架与流程难以完全适配 [18] - 生物制造产品市场推广待提速,标准支撑有待加强 [19] 对策建议 - 加快关键技术装备攻关,推动高等级生物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21] - 布局生物制造支撑体系,建立产业统计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布局,加快中试平台建设 [22][23] - 完善生物制造产业体系,打造"十百千万"工程,实施生物制造赋能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工程 [23][24] - 加速新产品市场化应用,完善审批审评机制,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加强标准国际对标 [25][26] - 增强生物安全保障能力,完善风险治理体系,优化部门协同监管,提升生物安全技术保障能力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