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评级 - 中国职业教育体系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2023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1.80%,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占高中阶段教育总数的近40%,高等职业教育年招生数超过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突破60% [7] 核心观点 - 中国职业教育体系在规模、体系、模式、质量、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主阵地 [10] - 职业教育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传承中华文明、弘扬工匠精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产教融合的职教发展模式 [8] - 职业教育在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推动实现更高水平更充分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9] 发展成就 - 中国职业教育体系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2023年职业学校每年培养毕业生超过1,000万名,开展职业培训约1,300万人次,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学校 [11] - 职业教育体系结构完善,形成了"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高等职业教育(本科)"的层级结构,2023年共有职业学校11,133所,其中中等职业学校9,553所,高等职业学校(专科)1,547所,高等职业学校(本科)33所 [12] -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横向融通,2014年起高职分类考试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已成为高职学校面向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的主渠道,2023年五年一贯制由中职转入高职的学生有60.70万人,占当年高职专科招生的10.94% [17] 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 中国职业教育形成了"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产教融合"的发展模式,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提出"一体、两翼、五重点"改革新举措,着力营造制度供给充分、条件保障有力、产教深度融合的职教发展新生态 [34] - 教育部与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共建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2023年首批在全国遴选建设了28个市域产教联合体,2024年新设国家市域产教联合体6个,带动237个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 [36] 高质量人才培养 - 职业教育在德技并修、对接产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持续提升,2023年全国职业学校毕业生满意度超过92%,中职毕业生满意度94.42%,高职专科毕业生满意度93.10%,高职本科毕业生满意度92.70% [62] - 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2021年修订后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共设置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1,349个专业,其中中职专业358个、高职专科专业744个、高职本科专业247个 [50] 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职业教育在服务区域发展、供给产业急需技能人才、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3年高等职业学校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新增专业布点1,266个,毕业生105万余人 [73] - 职业教育在推动实现更高水平更充分就业方面成效显著,2022-2024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分别为94.70%、94.44%、93.96%,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分别为90.60%、91.88%、93.55% [80] 国际交流合作 - 中国职业教育积极参与全球职业教育合作,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主动分享中国方案,2023年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300所职业学校与70多个国家(地区)合作设立了约400个办学机构和项目 [98] - 中国职业教育在亚欧非三大洲合作建成30余个鲁班工坊,学历教育累计培养学生近万人,实施职业培训超过3.1万人次 [104]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
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2025-01-07 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