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评级 - 肝炎早筛行业市场前景广阔,2018年—2023年市场规模由311.65亿人民币元增长至549.19亿人民币元,年复合增长率12.00% [5] - 预计2024年—2028年市场规模由596.52亿人民币元增长至781.42亿人民币元,年复合增长率6.98% [5] 核心观点 - 肝炎早筛行业技术壁垒高,研发投入大,技术成熟度和性能指标要求严格 [5] - 全球及中国市场对肝炎早筛需求巨大,中国肝炎患者数量多,知晓率和诊断率低,存在刚性需求 [5] - 生物技术、基因测序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推动肝炎早筛技术进步 [5] - 政府推动肝炎筛查覆盖率提升,筛查项目完善,单价水平提升,公众健康意识增强,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5] 行业定义 - 肝炎是由病毒、药物、乙醇或代谢异常等因素引起的肝脏损伤所导致的炎症反应 [6] - 肝炎早筛行业针对一般人群和高危人群提供早期检测与筛查服务,目标是在症状出现前识别出可能患肝炎的人 [6] 行业分类 - 肝炎早筛行业基于筛查方式可分为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测、肝功能检测、凝血功能检测、影像学检查和其他早筛方式 [7][8][9][10] 行业特征 - 技术壁垒高:企业需掌握先进生物检测技术,遵循严格监管标准 [13] - 市场前景广阔:全球及中国市场对肝炎早筛需求巨大,肝癌高风险因素推动市场潜力 [14] - 商业模式明确:下游渠道包括医院、体检中心、直接面向消费者及政府项目合作 [15] 发展历程 - 萌芽期(1990-2016年):日本推行肿瘤高危人群筛查,国际社会对肝炎关注升温 [16][17] - 启动期(2016-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全球消除病毒性肝炎目标,中国推进乙肝疫苗和丙肝病毒筛查 [18] - 高速发展期(2018年至今):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催化,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行业呈现爆破式增长 [19] 产业链分析 - 上游为试剂与设备供应商,中游为医疗检测机构,下游为一般人群和高危人群 [20] - 质量标准化与技术创新并重是未来行业发展趋势 [21] - 产业链一体化,上游供应商与中游检测机构紧密合作,提升效率 [22] 行业规模 - 2018年—2023年市场规模由311.65亿人民币元增长至549.19亿人民币元,年复合增长率12.00% [35] - 预计2024年—2028年市场规模由596.52亿人民币元增长至781.42亿人民币元,年复合增长率6.98% [35] 政策梳理 - 《中国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2017-2020年)》提出疫苗接种、危险因素综合防控、优化诊疗服务及科技创新 [43] - 《广东省病毒性肝炎早防早治行动方案》计划在2026年前实现目标人群乙肝累计筛查率达到70% [45] 竞争格局 - 第一梯队公司包括华大基因、金域医学等,第二梯队公司为艾迪康、迪安诊断、达安基因等 [46] - 政策重视肝炎防控及诊疗率,龙头企业持续布局全国检测范围,扩大影响力 [49] - 普检龙头逐步布局特检业务,行业内竞争激烈 [50] 上市公司速览 - 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营收规模14.1亿元,毛利率45.8% [52] - 广州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营收规模8.4亿元,毛利率54.8% [53] - 广州金域医学检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营收规模56.2亿元,毛利率35.1% [54]
肝炎早筛:拥抱肝炎防治刚需,领航市场新机遇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头豹研究院·2025-01-08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