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高盛预计2025年中国GDP增速将从2024年的4.9%放缓至4.5%,主要受房地产去杠杆和贸易摩擦影响,但政府政策托底将推动内需和消费拉动增长 [2] - 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预计到2025年底将分别上涨约20%,盈利增速预计为7%和10%,市盈率假设为11倍和14倍 [2] - 短期内A股和港股回报率将持平,市场情绪和流动性状况可能在2025年一季度末开始改善 [2] 投资主题 - 建议买入政府消费的代表性投资标的,地方政府的支出改善被低估 [2] - 面向新兴市场出口企业和人民币贬值受益股,因美国可能提高关税 [2] - 部分新技术/基础设施的代表性投资标的,顺应国家战略目标 [2] 投资风格 - 股东回报(股息和回购)投资策略将继续盛行,因现金回报创新高且国内利率下行 [2] 板块推荐 - 建议投资组合向广义消费领域倾斜,维持高配线上零售、媒体和医疗保健板块,并将消费者服务板块上调至高配 [2] 因子分析 - 价值型和成长型股票并非对立,建议在中小盘股中优选投资机会 [2] 市场回报预测 - MSCI中国指数预计到2025年底将达到75点,涨幅21% [4] - 沪深300指数预计到2025年底将达到4600点,涨幅21% [5] 关税影响 - 关税担忧已在当前股价中有所反映,除非出现更严厉的关税政策或政策不及预期,否则离岸股票的估值并不高 [6] - 关税结果分布广泛,任何与经济学家基线预测(即有效关税税率增加20%)的显著偏离都将对中国股票的公平价值产生重大影响 [6] 市场情绪 - A股和港股在未来3个月的相对回报将保持平衡,离岸市场情绪可能在2025年一季度末改善 [6] 政府消费 - 地方政府支出将在2025年显著恢复,主要集中在建筑、交通基础设施、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等领域 [11] - 推荐20只受益于政府支出的股票,涵盖汽车、零售、医疗设备等行业 [11] 新兴市场出口 - 保护主义贸易政策可能带来新的投资机会,人民币贬值将有利于出口导向型行业 [17] - 推荐一些在新兴市场有较高收入的中国出口企业 [17] 新技术/基础设施 - 外部贸易和地缘政治挑战将推动中国在国家安全、技术进步和高质量增长方面的战略目标 [23] - 推荐“小巨人”企业,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资本货物、新材料、科技硬件和半导体行业 [23] 股东回报 - 2024年中国上市公司通过股息和回购向股东返还了近3万亿元现金,预计2025年将达到3.5万亿元 [32] - 构建了一个高股息和回购潜力的投资组合,涵盖强现金牛、股东回报潜力股和部分国企 [32] 板块表现 - 媒体/娱乐板块尽管短期波动较大,但仍是国内消费服务的代表,预计2025年收入和利润率将恢复 [38] - 在线零售板块竞争格局改善,预计2025年盈利增长将保持高位 [39] - 医疗保健板块2024年表现不佳,但估值处于周期低点,预计2025年需求将恢复正常 [40] 投资风格 - 价值股在过去几年持续跑赢成长股,2025年政策宽松和关税实施将进一步影响成长与价值的相对回报 [55] - 建议关注价值型成长股和中小盘股的投资机会 [55]
中国市场寻思:启航2025(第二部分):在中国股市中斩获超额收益(摘要)
高盛·2025-01-16 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