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胃癌早筛立足胃镜前初筛产品强优势,瞄准高危筛查前沿启新篇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头豹研究院·2025-01-17 08: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胃癌早筛行业专注利用血清学检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等技术辅助诊断胃癌,技术创新能力强、政策驱动明显、终端市场需求大,未来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和筛查意识提升,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长,推动行业快速发展[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定义与分类 - 胃癌早筛行业专注胃镜检查前早期筛查阶段,产品利用血清学检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等技术辅助诊断胃癌,提高早期发现率[6] - 筛查技术分为呼气检测技术、血清学免疫检测技术和分子检测技术[7][8] 行业特征 - 技术创新能力强,以基因检测为核心,实现从传统侵入式到无创高效检测转变,降低误诊率,行业内交流合作加速科研成果转化[15] - 政策驱动明显,政府发布多项政策支持,通过财政补贴等降低成本,加强基层筛查能力,融入公共卫生体系[16] - 终端市场需求大,公众健康意识提高和政策推广使筛查需求攀升,中国胃癌高危人群筛查渗透率从2018年的19.7%升至2022年的25.6%,预计2032年达64.3%,癌症筛查市场规模快速增长[17] 发展历程 - 萌芽期(1980 - 2005年),建立胃癌高发现场,开展研究,明确致病因素,引入血清胃蛋白酶原初筛指标,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19] - 启动期(2005 - 2014年),政府推出多个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专家发表相关共识,为行业推广奠定基础[21] - 高速发展期(2014年至今),发布更细化共识草案,磁控胶囊胃镜普及,国家规范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工作,行业技术突破、检测方式创新、市场需求增长[22] 产业链分析 产业链上游 - 核心原料酶市场长期依赖进口,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2021年诺唯赞等国产厂商崭露头角,但整体份额小,上游供应商议价能力强,未来有望减少对进口原料依赖[24][29] - 进口品牌在设备端占据领先优势,本土品牌存在竞争压力,国产品牌在价格竞争有优势,在技术和市场竞争力上与国际同行差距缩小[30] 产业链中游 - 中国胃癌早筛产品集中在胃功能三项和幽门螺杆菌筛查,以RS19靶点高危筛查仅博尔诚布局[33] - 基于不同新兴生物标志物的胃癌早筛试剂有望更普及,如觅瑞生物的GASTROClear™和康为世纪的粪便幽门螺杆菌核酸检测产品[34] 产业链下游 - 胃癌具有流行病学特征和明确发病原因,可通过高危人群早期筛查预防管理,中国每年新增约35.9万例、死亡约26万例,高发于60 - 74岁男性及部分地区,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35] -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筛查不足是胃癌高发主因,医保政策助力高危早筛普及,博尔诚的“思博卫”纳入多地医保[37] 行业规模 - 2018 - 2023年,市场规模由416.74亿人民币增长至688.61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10.57%,预计2024 - 2028年,由816.15亿人民币增长至1298.10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12.30%[38] - 历史规模变化原因是政策发布提升公众早筛意识,创新非侵入性筛查工具提升接受度和依从性[40][41] - 未来规模变化原因是中国老龄化加深,40岁以上人群早筛需求增长,筛查意识提升和指引更新推动渗透率增长,预计2033年达67%[42][43] 政策梳理 - 《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规范工作,提升防治效果,明确高风险人群和筛查频率,推动幽门螺杆菌感染筛查治疗[44] - 《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的通知》完善推广重点癌症早诊早治指南,提升癌症规范化防治水平[44] - 《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 - 2022年)》制订统一规范筛查和早诊早治技术指南,实施早诊早治推广行动[45] - 《“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增强公共卫生服务,对肝炎早筛行业有积极影响,提供政策导向和发展空间[45] - 《上消化道癌人群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方案》评估风险,对高危人群检查治疗,提高早期检出率,带动诊疗和药物市场发展[45] 竞争格局 - 行业第一梯队有博尔诚等,第二梯队有觅瑞、康为世纪、艾康生物等[46] - 历史竞争格局原因是早筛依赖幽门螺杆菌检测和胃功能三项检测,未来聚焦Hp新兴检测技术,幽门螺杆菌检测市场竞争激烈,胃功能三项检测市场前景相对狭窄[47] - 博尔诚思博卫填补无创检测空白,进入医保助力发展,新兴技术和海外布局将成行业发展核心驱动力[48][49] - 未来竞争格局变化趋势是厂商全面布局初筛项目,新型基因检测技术引领市场增长,觅瑞加速布局全球市场,预计在东亚赢得更多份额[50][51] 上市公司速览 - 诺辉健康总市值111.4亿,营收规模8.2亿,同比增长264.6%[52] - 杭州安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收规模4.0亿元,同比增长27.6%,毛利率42.1%[53] - 江苏康为世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收规模828.4万元,同比增长 - 35.1%,毛利率63.5%[55] 企业分析 - 博尔诚为有限责任公司(台港澳与境内合资),经营多领域业务,竞争优势在于思博卫填补国内外无创检测空白,获NMPA认证和专家共识推荐[48][49][56] - 北京艾克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合资),经营范围广,2021年有股权融资[57] - 杭州觅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从事生物技术等业务[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