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企业竞争图谱:2024年集成电路封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头豹研究院·2025-01-20 20: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集成电路封测是半导体产业链后道工序,中国该行业具国际竞争力且内资企业占主导;产业链上游设备依赖进口、材料成本占比大,中游封装价值占比高且国产化进程加快,下游应用广泛;行业规模持续增长,竞争格局呈梯队分布,先进封装技术影响格局变化 [1][2][7][15][17][32][3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定义与分类 - 集成电路封测是加工后晶圆到芯片的桥梁,包括封装和测试环节,封装是对晶圆切割、焊线塑封,测试是对封装后集成电路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 [2] - 行业按产业链环节分为集成电路封装和集成电路测试 [3] 行业特征 - 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是中国半导体产业链最具国际竞争力的环节,2023年中国行业规模达2932.2亿人民币,全球占比70% [7] - 早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年先进封装技术发展使技术壁垒显著提升 [9] - 中国封测企业正从传统封装向先进封装转型 [10] 发展历程 - 经历通孔插装封装时代(20世纪70年代以前)、表面贴装时代(20世纪80年代后)、球栅阵列封装和晶圆级封装时代(20世纪90年代以后)、先进封装时代(20世纪末21世纪初至今) [11] 产业链分析 上游 - 包括封装材料(封装基板、键合丝等)和设备(注塑机、切割机、贴片机等),贴片机是核心设备且高度依赖进口,2021年国产化率仅3%;金丝、引线框架、塑封料等是主要原材料,占产品生产成本58.08%;引线键合是封测核心工艺,2015 - 2021年全球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2.1% [15][16][21][23][24] 中游 - 由专业封装测试企业组成,封装环节价值占比约80% - 85%,测试环节约15% - 20%;中国内资企业占主导,2019年中国前十大封测企业中内资企业销售额占比62.05%,国产化进程加快 [17][27][28] 下游 - 应用广泛,涵盖网络通讯、移动终端等诸多领域,如长电科技提供的服务涉及多种终端市场应用领域 [31] 行业规模 - 2018 - 2023年市场规模由2193.9亿人民币增长至2932.2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5.97%;预计2024 - 2028年由3212.01亿人民币增长至3884.13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4.86% [32] - 历史增长原因包括全球产业转移、中国人力成本优势和税收优惠政策;未来增长原因是中国封测设备和材料取得突破,国产供应链迎来机遇 [33][34] 政策梳理 - 《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等多项政策从指导、规范、鼓励等方面促进集成电路封测行业发展,如给予税收减免、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 [36][38] 竞争格局 - 中国集成电路封测行业竞争格局百花齐放,呈现梯队分布,第一梯队有长电科技等,第二梯队有晶方科技等,第三梯队有利杨芯片等 [39] - 格局形成原因是中国领先企业通过并购占领市场份额,如长电科技2015年收购星科金朋;格局变化原因包括行业参与者众多催生细分领域企业,新兴需求增长使先进封装技术竞争加剧 [40][42][43] 上市公司速览 - 展示了江苏长电科技、天水华天科技等多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营收规模、同比增长、毛利率等财务数据 [45] 企业分析 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存续,注册资本177955.3万人民币,总部在无锡,提供芯片测试等全套解决方案,2003年上市,在高端封装技术研究开发有成果,多项技术达国际较好水平 [46][48] 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存续,注册资本151682.5349万人民币,总部在南通,专业从事集成电路封装、测试,2007年上市,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设有多个科研机构,推动先进封装测试技术产业化 [49][51] 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存续,注册资本320448.4648万人民币,总部在天水,2003年成立、2007年上市,从事半导体集成电路等封装测试业务,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是半导体封测业务品牌 [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