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企业竞争图谱:2024年集成母排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头豹研究院·2025-01-22 20:08

行业投资评级 - 集成母排行业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21-2023年市场规模从44.01亿人民币元增长至118.69亿人民币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4.22% [25] - 预计2024-2028年市场规模将从166.16亿人民币元增长至311.68亿人民币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03% [25] 核心观点 - 集成母排行业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张 [1][10][26] - 国产集成母排厂商在产品产能和技术性能上持续追赶并超越国际先进厂商,推动国产化进程加快 [1][10] - 集成母排行业未来将朝着更轻量化、更高效、更可靠的方向创新迭代 [1][10] 行业定义与分类 - 集成母排(CCS)主要由信号采集组件(FPC、PCB、FFC等)、塑胶结构件、铜铝排等组成,属于BMS系统的一部分 [2] - 集成母排行业按技术路线可分为塑胶支架方案、吸塑方案和热压方案,分别具有不同的结构特点和成本优势 [3][4][5] 行业特征 - CCS集成母排相比传统线束母排具有一体化热压成型、安装简便、集成度高、安全性强等优势 [6][7] -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为集成母排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8] - 集成母排产品定制化程度较高,需结合使用工况、功率半导体布局等进行定制开发 [9] 发展历程 - 中国集成母排行业经历了从早期技术研发到规模化生产和高质量发展的阶段 [10][11][12] - 国内厂商如西典新能、壹连科技、铂联科技等在技术性能和产能上持续追赶国际厂商,推动国产化进程 [10][12] 产业链分析 - 集成母排产业链上游为FPC、PCB等电子材料及铜铝等有色金属供应商,中游为集成母排制造商,下游为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厂商 [13][14] - FPC等电子材料在集成母排成本中占比近60%,其集成化和轻量化优势驱动行业增长 [14][17] - 下游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厂商的快速扩产驱动集成母排市场需求同步增长 [24] 行业规模与驱动因素 - 2021-2023年集成母排行业市场规模从44.01亿人民币元增长至118.69亿人民币元,主要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高速增长 [25][26] - 未来市场规模增长将受益于FPC渗透率的提升,其集成化和轻量化优势将进一步推动行业扩张 [27] 竞争格局 - 集成母排行业市场份额趋于向头部制造商集中,如壹连科技、西典新能等 [31][32] - 头部厂商凭借技术创新能力和规模化量产经验,具有较强的客户粘性和市场竞争力 [32][33] 重点企业分析 - 西典新能通过自主设计制造关键生产设备,持续开发FPC吸塑CCS、薄膜CCS等前沿项目,2020-2023年市占率显著提升 [32] - 西典新能2023年营收规模达18.35亿人民币元,同比增长15.24%,毛利率为18.35% [37][38] - 西典新能在复合母排领域具有显著竞争优势,推动行业朝轻量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