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是前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关要求的制度性完善,预计后续细则春节后将加速落地以引入增量资金 [4] 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进展 - 2024年9月27日中央金融办联合证监会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 [1]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住楼市股市”“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 [1] - 2025年1月22日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细化中长期资金入市具体要求,引导多类中长期资金加大入市力度 [1] - 1月23日五部委举办发布会介绍中长期资金入市有关情况 [1] 制度化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 提升实际投资比例 - 明确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 [2] - 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 [2] - 第二批保险资金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2025年上半年落实到位,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后续逐步扩大 [2] 延长考核周期 - 全面建立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大幅降低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当年度经营指标考核权重 [2] - 细化明确全国社保基金五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安排 [2] 形成落实增量政策合力 - 后续继续加强沟通协作,强化跟踪问效 [2] 稳步推进公募改革 公募基金发展情况 - 公募基金总规模从2019年的13万亿元增长到2024年底的33万亿元 [2] - 以股票投资为主的权益类基金规模从2.3万亿元增长到8.2万亿元,权益类ETF突破3万亿元 [2] 后续改革举措 - 完善基金公司的治理和定位 [2] - 强化功能发挥,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 [2] - 加强监管执法,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着力强化基金公司、高管、基金经理与投资者利益的绑定 [2] 进一步发挥险资作用 政策要求 - 2024年9月出台意见提出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培育耐心资本,推动资金、资本、资产良性循环 [3] 现状与目标 - 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的金额已超过4.4万亿元 [3] - 力争每年新增保费30%用于投资股市,力争保险资金投资股市的比例在现有基础上继续稳步提高 [3] 试点情况 - 第二批试点规模拟定1000亿元,春节前先批500亿投资股市 [3] 持续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 资产端 - 着力推动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把好市场入口关、出口关,提升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增加优质上市公司供给,支持高科技企业登陆A股市场 [3][13] 交易端 - 不断丰富适合中长期投资的产品和工具供给,给予保险资管、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支持相关资金投资入市 [3][13] 机构端 - 推动不断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支持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开展并购重组,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3][13] 执法端 - 坚决维护市场“三公”秩序,严格落实监管要求 [3][13] 优化社保基金长周期考核机制 财政部举措 - 优化完善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制度,健全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运营长周期考核体系 [4] 人力资源部举措 - 按规范、稳健、专业化、市场化运作原则,完善多类基金投资政策,健全投资监管体系,推动基金取得稳健投资收益 [4] 资本市场支持工具优化 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 - 去年开展两次操作,合计金额1050亿元,机构可用今年新增额度融资增持股票 [4] 股票回购再贷款 - 将申请贷款时的自有资金比例要求从30%降到10%,贷款最长期限由1年延长到3年 [4] - 超300家公司申请回购贷款超600亿元 [4]
1月23日国新办发布会点评:中长期资金入市怎么看?
天风证券·2025-01-23 1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