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宏观数据系列之五:地方收入目标降速背后蕴含的信息
2025-01-24 14:56
地方财政收入构成与现状 - 2023年31个省市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11.6万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22万亿元,大部分来自中央转移支付[1][3] - 2022年地方本级实际收入增速-2%,中央转移支付实际增速18%,当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增速分别为6.5%和6.4%[1][3] - 2025年地方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加权收入目标增速约3.1%,处于2018年以来较低水平[1][4][8] 财政预算制定流程 - 我国实行分级预算管理,地方财政收入目标需经中央财政两次审核,预算编制需经过“两上、两下”四个阶段[1][5][7] - 2025年各地方预算编制计划在2024年6月及11月“二上”中上报,财政部门8 - 10月给予首次反馈[1][7] 地方财政收入增速与全国财政关系 - 已公布的21个省份中18个省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目标增速调降,按2024年11月底收入规模,这18个省份财政收入占全国比重约73%[2][8] - 2025年地方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目标增速3.1%,较去年预算增速降低1.5个百分点,对应收入降低规模约1700亿元[2][12] - 地方本级预算收入目标增速降低对政府支出影响小,甚至是反向指标,会倒逼中央加大逆周期调节[2][12] 结论与预测 - 地方两会公布的收入目标增速反映对经济更客观认识,经中央审议调整,意味着2025年积极财政政策力度大幅提升[2][13] - 预计2025年狭义赤字率约4%,预算内广义赤字率约9%[2][13]